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库区生态屏障区
生态环境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极为密切的联系,也是三峡工程建设的重点任务之一,如何进一步加强生态环境建设与保护?
中科院水工程生态研究所所长常剑波分析,三峡水库上游分布着高速发展的成渝经济大都市圈,库区有2000多万常住人口,区域工业化、城镇化处在加速发展期,对水库水质的保护压力日益增加,同时三峡水库尚处在蓄水运行初期,消落带、“水华”等问题亟待治理。
“此次《规划》在生态环境保护上提出了更为严格的要求。”常剑波说,三峡后续工作坚持生态保护优先,按照“控污、提载、抓重点”的思路,全面推行清洁生产、循环经济,控制污染物排放总量,实施生态屏障区人口转移,完善生态环境保护体系,建设三峡库区生态屏障区。
常剑波介绍,《规划》确定的生态屏障区范围建设总面积为5500多平方公里,采取循序渐进、重点实施地质灾害避险搬迁。以生态廊道、生态保护带建设结合水土保持,使生态屏障区森林覆盖率提高到50%以上,水土流失综合治理程度达95%以上。
针对水库蓄水运行形成的消落带,《规划》提出结合区域发展需求,以自然状态保护为主,促进消落带湿地生态系统的自然发育,因地制宜进行生态修复、污染处理与传染病源控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