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建国
一次“微博自首”,举报自己行贿局长,让安徽亳州市利辛县国土局工作人员周文彬一度成为全国关注的焦点人物。不过,相比4月13日自首时的“高调”,走出亳州市纪委大院的周文彬近来基本消失在公众的视野内。最新的消息是,周文彬开始上班,而被举报的局长,也仍在履行局长权力。(5月31日《华西都市报》)
从当初的轰轰烈烈,到后来的悄无声息,“微博自首”至今迷雾重重。
实在不能理解,为什么那位被举报的局长现在仍然履行局长权力?对于其他事实暂且不议,但对于周文彬举报的自己行贿局长那一部分事实,应该是不难查实的,难道这一部分事实,不足以让一位局长暂时放下权力,接受组织调查吗?
当然,不能错怪任何一位好人。查实周文彬的举报事实,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还原事实真相,如果这位局长确实是一位好人,那么查实则能还他一个公平。而要达到这个公平,一个必行的考虑就是暂时停止这位局长的权力。
据周文彬介绍,前段时间,在局里一位分管副局长的牵引下,他曾和被举报局长有过一次面对面地谈话。这次谈话差点就达成了妥协,周文彬已经准备“不做任何追究,不追究任何人的责任”,只是因为亳州纪委已来局里做了相关通报和说明。换句话说,如果亳州纪委的通报和说明来得迟一点,那么双方就可能达成妥协,到时,局长还是局长,周文彬还是周文彬。当然,周文彬的妥协是有条件的,而这种条件的满足是需要人买单的。无论是威逼还是利诱,最终买单人只有一个,那就是权力。
从消息中得知,相关方面已作调查,但调查的进展和态度不能让人满意。周文彬当初有没有行贿,被举报人有没有受贿,多么简单的事实,查实这一点,就可以让这位局长暂时停止手中权力。如果说这是对干部的保护,那么这种保护也太过分了一点,太没有原则了一点。
现在“微博举报”给人的感觉,就像是用一堵墙把事实围了起来,好似“围而不报”。在媒体追问下,相关方面表示,案件的处理结果很快就会公布,但具体何时公布,“由上级领导定夺”。从中不难揣测,案件调查可能已有真相,既然调查完毕,为什么不早点公布呢?是不是媒体不追问,就准备不公布?但愿相关方面不是想利用网络注意力难以持久的特性,不是想让“微博举报”大事化小、小事化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