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岛内一些知名景点,不少商家已开始“抢占地盘”,开建高档酒店。位于淡水渔人码头的“福容爱之船”游轮饭店日前开幕,以迎接大陆“个人游”的庞大商机。
零售业也早已“八仙过海”,布局迎接“个人游”。近一段时间,台北市信义商圈的店铺价格普遍上涨,主要原因就是大家都看好“个人游”开放后的景气。岛内一些知名的美容品牌也抢在“个人游”开放前,将专柜或店铺开进了“陆客”偏爱的101购物中心。
对于开放“个人游”,岛内舆论也普遍持欢迎态度。台湾《旺报》日前发表评论认为,“陆客”个人旅游可以与台湾民众“零距离”接触,深入了解台湾、喜爱台湾。期待“个人游”能为两岸民间社会的情感交流、相互认同奠定深厚基础。
作为首批开放的试点城市,北京、上海、厦门的居民近来一直热盼“个人游”启动。家住厦门长青路的市民陈喜达曾去过台湾旅游三次。他说,以前每次都是跟团游,行程太紧,总感觉“吃太撑”,对台湾的美景、美食消化不了。“现在我打算休假时带上妻子和孩子,一起到台湾来个‘深度游’,想看什么看什么”。
在北京,近期通过电话、网络等途径向旅行社咨询台湾“个人游”产品的游客数量猛增,仅中青旅在线排队人数就已接近6000人。
为确保“个人游”顺利实施,岛内有媒体载文建议,两岸建立相关的信息网络及配套机制,特别是“安全不容轻忽”,从而使两岸双向观光旅游继续繁荣发展下去。
许高庆表示,“个人游”的相关作业方式及细则还有待出台,启动之后也尚需进一步磨合,希望大家共同努力,给大陆客人“留下愉快的台湾记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