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方:“记者黑名单”能否换来食品安全
在日前举办的“科学认识食品添加剂”座谈会上,卫生部新闻宣传中心主任毛群安表示,正在打造一个健康的媒体报道平台,对极个别的媒体记者建立黑名单,以此打击他们有意误导人民,传播一些错误的信息的势头。毛群安称有关食品安全的报道产生的影响是巨大的,给国家的食品工业发展造成负面影响。(相关报道见今日本报13版)
对媒体记者建黑名单,这样的举措又将卫生部置于舆论质疑中。其实,“黑名单”是有前提的,那就是“误导公众传播错误信息”。至于媒体为何会“传播错误的食品安全信息误导公众”,在卫生部官员的认识里,“大多数问题出在了沟通不充分,并非有意传播错误知识,但有个别媒体就是有意的,就是为了新闻性。这和当前整个媒体环境有关系。”
先不论卫生部官员的分析是否准确,但可以肯定的是,一些媒体在食品安全的报道方面确实误导过公众。比如2007年3月媒体报道“毒香蕉”事件时,使用了“蕉癌”、“灭绝”、“致命”等词语,给民众带来恐慌,南方各地的香蕉纷纷滞销。受“毒香蕉”报道的冲击,海南蕉农每天损失1700多万元。而事实上,所谓“毒香蕉”只是一种由植物病原真菌侵染引起的病害,学界称“巴拿马病”,对人类有致癌作用的报道没有任何科学依据。
食品安全不仅事关民众切身健康,而且关乎产品市场走向,所以媒体在报道时必须科学客观,必须把握好分寸,尽量避免出现“误导公众”的情况发生。但是,“拟对个别误导公众的媒体记者建黑名单”的做法是不合适的。媒体不仅仅是食品安全信息披露的承担者,更应该是食品卫生安全的监督者、批评者。尽管有媒体由于各种原因在报道食品安全问题时误导了公众,但必须看到,误导公众的“诱因”是因为食品安全监管方面出了问题。
建黑名单,于打造“健康的媒体报道平台”并无多大好处。在食品卫生安全报道方面,如果媒体报道的信息不够准确,政府部门出来辟谣澄清就好。现在的问题是,民众若是坚定地相信相关部门的辟谣,不实报道哪里还有市场呢?何况,卫生部官员也承认,误导公众的信息出现,也与卫生部和媒体沟通不够大有关系。
既然如此,打造健康的媒体报道平台,一方面要努力锤炼自身权威性和公信力,另一方面要加强与媒体沟通,及时披露真实信息,在这样的良性互动中才能为民众健康利益保驾护航。良性互动,比“建黑名单”有效很多。西安晚报
李记:更应建立“违规企业黑名单”
况且,如何制定记者撰写的新闻“误导公众”的标准?出现了哪种情况进入“黑名单”?公众期望从记者的新闻中获知有价值的信息,记者需要调查追问真相。但经验告诉我们,在事件尚未彻底澄清之前,记者的报道只能有限地接近真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