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表:中国载人潜水器“蛟龙号”潜向5千米深海新华社发
5千米不是“句号”,为冲击7千米作准备
记者:这次5千米级海试意义何在?
金建才:去年“蛟龙号”潜入3759米深海后,我国成为继美、法、俄、日后第五个3500米大深度载人深潜技术国。
虽然前四国均已有可下潜6千甚至6千5百米的载人潜水器,但目前经常下潜的深度在5000米以内。如果这次海试成功,意味着我国载人深潜水平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蛟龙号”拥有世界上同类型载人潜水器的最大下潜深度——7千米。5千米级的成功将为明年7千米海试奠定基础。7千米意味着潜水器可在占世界上99.8%的广阔海域自由行动。
记者:为何选择远离祖国的东北太平洋海域进行试验?
金建才:主要有两点原因,一是该海域深度在5千米至6千米之间,深度适合本次海试;二是中国大洋协会和国际海洋管理局2001年曾签下东北太平洋多金属结核资源勘探合同。在7.5万平方公里合同区域内,我国拥有专属勘探权和优先开发权。
这次“蛟龙号”还有一个任务就是勘探该矿区。在此进行海试和勘探工作,是履约行为。
记者:为何在7月起航?
金建才:根据多年海洋科考经验,这个季节最适合海试。
海底世界并非五光十色,几乎一片黑暗
记者:深海里是一幅什么图景?
徐芑南:海底世界并非想象中那么五光十色。对潜航员来讲,海平面以下200米几乎一片黑暗。他们靠声纳系统知道哪有鱼洞、哪是坑、哪的障碍物需避开。
好在“蛟龙号”配有很强的照明系统和先进的摄像、拍照仪器,传回的图挺清晰。
记者:深海里工作环境怎样?
徐芑南:3名潜航员在一个直径只有2.1米、封闭的载人舱里,一坐就是八九个小时,需要超人的耐力和心理承受力。
记者:“蛟龙号”靠什么获取勘探样本?
徐芑南:首先由导航系统实现自动定向、定高、定深、定位。然后用“蛟龙号”装备的机械手进行采集样本作业。这里面有很多无人智能技术
“蛟龙号”有两个机械手,可以伸缩,各有多个“关节”,相当于人的肩、肘、腕等。根据3千米级海试的结果,我们对机械手进行了改良,它现在更加灵敏了。
以人为本深海安全保障措施严密
记者:深海里作业如何保障人员安全?
徐芑南:科学研究,以人为本,海试始终把人员安全放在首位。在这方面,国际先进水平国家有的技术,我们都已经掌握。
安全问题,关键是处理好重量与浮力的关系,只要有足够的浮力,潜水器就能浮上来。
紧急情况下,可以把携带的铁块、蓄电池箱、采样篮扔掉。如被海草缠住,“蛟龙号”将“断臂”,抛弃机械手。
最糟糕的是陷入淤泥。果真如此,“蛟龙号”的报警系统会发射浮标到海面。母船立即到位、施救。
“蛟龙号”装配了充足的生命支持系统和氧气供给系统,力求万无一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