据经济之声《央广财经观察》报道,银发浪潮快速袭来,如何让老年人有保障、有尊严地生活,目前已经得到国家的高度重视。根据民政部最新公布的结果,目前我国已有14个省份,全面建立起了对高龄老人发放津贴、补贴的制度,总共惠及800万老人。
同时,为加强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民政部目前已经会同发改委,拟制了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十二五”规划,并将从今年起,连续5年在全国范围内开展老年福利事业推进年活动。
给老人发放补贴,是推动社会福利向“普惠性”转变的一步,事关全社会的幸福指数,也体现出一个社会的“孝心”。那么,目前我们的社会孝道,尽到了怎样的程度?对老人的社会保障,是否还能更完善?横向比较,其他国家和地区,有什么经验值得借鉴?对此,经济之声特约观察员、国家发改委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杨宜勇发表了观点。
主持人:全国目前已经有14个省份全面建立了高龄津贴制度,惠及人口800万人,您听到这个结果第一反映是什么呢?
杨宜勇:我觉得还可以,因为全国80岁以上的人口大概是1900万,还有1100万没有纳入,因为以前是零,所以现在有了800万我觉得进展还是可以的。
主持人:另外大多数省份把高龄老人的年龄补贴标准仍然定在80岁,我还听到有一些地方甚至定到100岁,而且还必须是当地有户籍的老人。对这两个数字,您心里怎么想?
杨宜勇:民政部开始议项时是提70岁,但是各地协调的时候,差距就比较大。因为80岁以上的老人只占老年人口的15%,70岁以上的就可能只占50%,90岁以上的只占老年人口的1.5%,100岁以上只占老年人口的千分之一。
主持人:这个账我们都会算,当地的政府也会算。随着我国老龄化的速度加快,您觉得高龄保障的门槛是不是应该再调整一下?
杨宜勇:高龄津贴也不能叫高龄保障,津贴保障就是要对生活的质量有所承诺,各省落实上就80岁就给60块钱一个月。生活的好与坏,60块钱并不能保障,只是给的零花钱。这种尊老行为,象征性地给点零花钱,谈不上保障,算福利范畴。
主持人:象征性的,您这个词用的很贴切。除了高龄津贴,我们不叫保障,叫津贴,目前,我国对高龄老人除了津贴还有哪些其他方面的保障。
杨宜勇:保障就是基础面的,所有的老年人都有的。一是对老人的低保,再一个是退休金。在中国即使个人有退休金,也强调家庭比如说子女、孙子还有赡养老人的义务。
主持人:我们来横向比较一下,与其他同样面临老龄化的国家和地区相比,如果要提高高龄群体的幸福指数,让他们活的更有尊严的话,我们还有哪些进一步完善的空间呢?
杨宜勇:我觉得理想的目标模式就是加拿大,在加拿大只要人到65岁,每人每月就给800加元的养老金,不用缴款记录,这是国民养老金,国家给的。再然后就是企业退休金,再加上给高龄老人的护理保险。为什么是高龄老人?因为很多高龄老人不能够自理,越高龄不自理的程度越高。所以国外有国民养老金,加上退休金,再加上护理保险。
主持人:这个福利待遇很好了。
杨宜勇:对,但是加拿大70%的人口都是缴纳个人所得税的,咱们现在只有百分之几的人缴纳个人所得税。天上不会掉下免费的馅饼,养老的钱就是青年的时候把钱捐给国家,国家再来做一个制度性的安排。
主持人:给社会交纳一定的税收,同时为将来做准备,60、70岁以后有一个很固定的收入,这是用国家的福利方式返还的。除了加拿大还有哪些我们还能够借鉴一下,不要定的太高,稍微低一点,不要800加元了,800人民币就行了。
杨宜勇:我对加拿大了解比较详细,在加拿大,养老金不仅给本国人,永久居住的人也给。
主持人:不分户口的?
杨宜勇:不分户口,但是必须永久居住,在加拿大必须居住10年,满10年就给。针对我们国家,各省的财政转移支付的问题,就不能按户籍人口,就得按常住人口来算。广东可能户籍人口只有几千万,常住人口可能1.2亿,以后往外拨的就少,国家就说该给,给留在广东的老人、外地老人发养老金。
主持人:说到广东,我觉得东莞做的还不错。东莞为老人研发了一种一卡通,里面有社保、医保高龄津贴,包括乘车IC卡等等,拿着这个东西可以很方便的出行。
杨宜勇:东莞之所以好,是因为外来人口特别多,可能一个本地人有十个外地人替他打工,创造的税收留在东莞,东莞的老年人服务也只针对本地有户籍的老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