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7月14日上午,福建武夷山市的武夷山公馆大桥北端发生垮塌事故,一辆旅游大巴车坠入桥下,当场造成1人死亡,22人受伤,受伤人员已全部送往当地医院救治。盏伊摄
在福建武夷山公馆大桥垮塌的第三天,备受关注的大桥垮塌事故原因调查结果就出炉了。虽然事故原因并非如人们所怀疑的大桥建筑质量问题,但专家给出的答案依然振聋发聩,叫人不能不深思。
“造成武夷山公馆大桥坍塌事故的直接原因是由于重型货车严重超载所致。”事发当时,一辆重型自卸货车在公馆大桥和旅游大巴相向行驶。这辆车身自重20.6吨的货车核载15.65吨,当日却实载货物超过60吨,差不多是其核载重量的4倍。就是它的严重超载,直接导致桥面突然坍塌,旅游大巴坠入桥下,车上人员1死22伤。
然而,就此将大桥垮塌完全归咎于这辆重型自卸货车,或许也不尽其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当地官方正视问题所在指出:大桥坍塌与超载运行有关,特别是近年高速、高铁施工,重型车辆通行量较大。
拷问一:超载车辆,何以一路畅行?
国家有关道路运输的管理条例规章明确规定:运输的货物应当符合货运车辆核定的载质量,载物的长、宽、高不得违反装载要求;禁止货运车辆违反国家有关规定超限、超载运输。
现实中,对于“超限超载运行”这个罪魁祸首,我们并不陌生。高速公路上,超载货车如蚂蚁爬行,司空见惯。因为超载运行,有多少普通公路乃至高速公路从通车之日始就与“道路重修”相伴而行。因为超载运行,有多少运输事故酿成人员伤亡的惨剧。
既如是,超载车辆何以仍一路通行无阻?受经济利益驱使,货运车辆不惜以身试法,超载运行,这是其一。而道路运输管理机构未能实施有效的监督检查,监管不力,亦难脱其咎。
今年以来,福建道路运输安全形势严峻,较大以上事故突出。公馆大桥的垮塌,再次凸显:加强对道路货物运输经营的监督检查,严防严禁超载运行,迫在眉睫。
运输安全,人命关天。目前,福建正开展一项持续到年底的道路运输安全综合整治行动,加大道路运输安全监管力度,消除运输安全生产隐患。可喜的是,运输管理部门一手抓道路运输从业人员安全意识的提高,一手抓充分利用GPS加强车辆的动态监控,对“严防严禁超载运行”将更加有效。
拷问二:谁为大桥“体检”?
“严重超载超限车辆”成为大桥破坏的罪魁祸首。武夷山当地官方通报的专家组调查初步意见显示,当桥梁出现超过设计荷载或多部超载车上桥时,将对吊杆产生强度破坏或疲劳损伤,长期超载运行最终导致破坏。
“近年高速、高铁施工,重型车辆通行量较大”,长年累月超载高负荷运行,公馆大桥在“哭泣”。大桥的“哭声”无法听到,大桥的“体检”缺失却不可忽视。
“坍塌的大桥1996年动建,吊杆密封、防腐工艺较差,同时无法通过常规检查了解吊杆内部锈蚀程度与工作状况,经过10多年的使用,难以判断吊杆承载能力能否满足原设计要求。”专家组的解释,大桥的垮塌,足见“体检”缺位的后果。
参与事故原因调查的专家建议,对类似桥型的桥梁进行全面系统检测,对有缺陷的构件进行维护更换,消除安全隐患。
如果“体检”到位,大桥是否“生病”就能及时发现;如果及时发现“病情”、“对症下药”,大桥就能“药到病除”,也就不会有垮塌之事故了。太多的假如都是马后炮,惟有吸取教训,举一反三,惩前毖后,方能让血的教训不再重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