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了实现潜入水下5000米的目标,在完成3000米级海上试验返航之后,“蛟龙”号进行了一番技术改进。它的作业系统、绝缘检测系统、视频系统也都在不到一年的时间里完成了升级。现在,这艘长、宽、高分别是8.2米、3.0米与3.4米,空重不超过22吨的潜水器,已经有能力进入水下5000米的深处,并以每小时1海里的速度巡航。
“深潜是对潜航员身心双重考验。茫茫漆黑的海底,狭小拥挤的空间,阴冷潮湿的环境,不可预测因素可能带来的危险,长时间身处其中让人倍感压抑、烦躁,在5000米级的试验中,潜航员要在水下连续工作6-8小时,心理考验可想而知。”王飞说。
王飞说,挑战5000米深度成功后,“蛟龙”号计划择机再次进行海试,并进行坐底,在海底进行一些科研考察工作,进一步验证潜水器性能。
他表示,这次冲击5000米深度,是“蛟龙”号的“试验中的试验”。2010年3000米级海试成功下潜到3759米后,一年以来技术人员对“蛟龙”号进行一系列升级改造的检验。海试的目的就是要发现问题,然后对“蛟龙”号不断进行完善。
王飞强调,对于海洋科研装备来说,“能作业才是最根本的”。5000米也好,7000米也好,只是“蛟龙”号发展中的一个个深深的脚印。对“蛟龙”号这样的海洋高科技装备,我们的目标是“既要下得深,还要用得好”,这样才能真正为深海勘探科研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