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尚志,17岁加入中国共产党,著名抗日将领,时任东北抗日联军名将,与杨靖宇并称“南杨北赵”,后被日军杀害。
由于无法在哈尔滨立碑,这块记录了赵尚志生平的传记碑只能暂时立在其故居前。
翻看着网上铺天盖地关于“为开拓团立碑”的新闻,东北抗日联军名将赵尚志的外甥李明坐在电脑前轻轻地摇了摇头,心中五味杂陈。
2008年赵尚志诞辰90周年之际,李明曾向哈尔滨市政府申请为舅舅和战友们立碑未果。然而今天,这个无数革命先烈抛头颅、洒热血的土地上,却建起了一座纪念日本开拓团的石碑。
对于李明而言,立碑事件带给他的不仅是愤怒,更多的则是讽刺。
8月1日,“九一八”全国鸣警报首倡者、中日关系观察家王锦思,在自己的博客上发表了一篇名为《谴责立碑!!!——抗联老战士李敏,杨靖宇、赵尚志、赵一曼等英烈后代声明》的文章。40余位长期从事抗联精神宣传的抗联老战士、抗联将士后代和部分专家学者,都在这份声明上签上了自己的名字。
在这份声明中,记者也看到了“李明”的名字。
故事
听说赵尚志事迹书法家欲为其立碑
2007年,著名的书法篆刻家李铁成先生听了赵尚志的事迹后非常感动,向赵尚志的外甥李龙提出,要免费为赵将军篆刻碑记。
这让李龙和弟弟李明十分高兴。赵尚志的事迹闻名全国,除了在抗战中战功显赫外,他的头骨在牺牲62年后又被军旅作家姜宝才在一处寺庙中找到,这也给他的一生留下了传奇色彩。
赵尚志的主要阵地黑龙江以及家乡辽宁都以不同的形式纪念他,其中哈尔滨市最宽最豪华的大街也以他的名字命名,但还从来没有人为他立过一块碑。
出于对英雄的尊敬,李铁成免去了所有篆刻的工费,家属仅担负购买石料和雕工费用即可。石碑刻好后安放在哪里呢?李龙一行人经过多次考察,决定将碑安放在哈尔滨尚志大街一处小广场。“当时还说,咱就立一个碑,可别影响了交通和周围的建筑。”李明回忆。
赵尚志那么著名的民族英雄,立个碑有啥难的,还是家属自费。李龙不疑有他,通知李铁成篆刻工程“开工”。
家属自费立碑遭哈市拒绝
做了初步决定后,李龙赶到哈尔滨市文物管理部门商讨此事,该部门领导一听,喜上眉梢,“太好了,我们支持!”
事情看起来很顺利,李龙又赶往民政部门提出申请。可这次,人家的态度明显不是那么热情:“立碑?我们研究研究再说吧……”
可一天过去了,一周过去了,李铁成的碑文都已经设计完成,石料也都买了回来,但城建部门却迟迟都没有回复。
直到两个月后,满腔热情的李龙终于得到了民政部门的口头回复:“市里研究决定了,立碑不太合适,还是不要立了吧”。
无奈之下石碑只能在故居“落脚”
究竟怎么个“不太合适”,李龙虽有些疑惑,但也不好再深问。“既然是政府部门的决定,那就算了吧。各地有各地的想法”。
这篇碑文里简单地记述了赵尚志的生平,并没有什么歌功颂德的内容,但就是这么一块简单的石碑,也不能立在赵尚志曾经的主战场——哈尔滨,李龙与李明的心中充满了遗憾。
李铁成却没有放弃,“不管你们放在哪儿,给英雄的碑,我一定要刻成”。感动之余,李龙想起了赵尚志的家乡,于是试着和辽宁尚志乡政府党委书记联系。
没想到李龙话音刚落,书记立即拍板,“这是好事儿啊!放我们这儿吧。”书记还当场决定,石料、雕工、运输的费用,全由尚志乡负责。听到这个消息,雕工也主动减去了一部分费用。
这样的反差与对比,只是李龙和李明心中稍有不快,却也没觉得是多大的事儿。于是,这块原本应该安置在哈尔滨尚志大街的石碑,最终在辽宁赵尚志故居前落了脚。
为开拓团立碑烈士家属难接受
如果不是那个电话,事情也就这么过去了。前天,曾经发现赵尚志头骨的姜宝才突然给李龙和李明来电,“告诉你们一个让人很气愤的事儿,哈尔滨给开拓团立碑呢。”
年事已高的李龙听到电话顿时心脏病发,而李明则怀疑自己听错了,反复核实,“省会哈尔滨?拒绝给赵尚志立碑的哈尔滨,却给开拓团立了个碑?”可网上铺天盖地的新闻却证实了这件事。
李明告诉记者,当年赵尚志在哈尔滨浴血奋战,鬼子兵力不足时就抽调开拓团来进行围剿。
“那碑上刻的日本人人名他们一个个都调查了吗?开拓团不全是移民,没准儿里面就有围剿赵尚志的日军!”
声明发起者
姜宝才:几天几夜睡不着
这封声明的发起人,是军旅作家、抗联史专家姜宝才,同时他也是东北抗日联军司令赵尚志头骨的发现者。
得知方正县立“日本开拓团碑”消息那天,正好是姜宝才的生日。他二话不说马上抓起电话,与“九一八”全国鸣警报首倡者、中日关系观察家王锦思联系,“这不是一个碑,是插在中国人胸膛的一把匕首,我们必须要发出声音!”
王锦思在电话那端也因为愤怒几乎说不出话来,简单商议后两人立即开始着手写作《关于谴责为日本开拓团立碑的严正声明》。姜宝才原本正在闭关创作一部关于抗日联军的剧本,但所有时间都让给了这份声明,“一定要快!”
王锦思连夜写好初稿,交给姜宝才推敲修改,来来往往数十次,一直到第二天的凌晨5点。声明出炉,陈红、李龙等40多位抗联英烈后代和学者专家接到姜宝才的电话后无一不表示支持。没有人犹豫,“必须得加上我的名字”。
声明被贴到了网上,可姜宝才还是几天几夜睡不着觉,“那不是声明,是呻吟!”
他难以理解国人怎么做出这样背叛历史的举动,“立碑不是经济互动,已经上升到精神层面,是情感上的伤害”。
而如今,东北抗日联军上万将士的遗骨在林海雪原里化为乌有,许多烈士的遗骨都没有找到,现有的也没有妥善安葬。这样的对比,更让姜宝才难以接受,“放着自家正事不做,当地政府却急着给日本人献媚”。
电话中,姜宝才难以抑制自己激动的心情,“这5位年轻人的行为就算过激一点我也支持,开拓团石碑必须推倒,当地政府如果不推倒,我就自己去砸!”
联名声音
2011年8月2日是赵一曼烈士被日本侵略者杀害75周年的纪念日,作为她的孙女,我在当天知道了方正县给开拓团立碑一事。
赵一曼牺牲70多年,遗骨一直没有找到,仅有一个衣冠冢,政府部门从来没有主动地帮助我们寻找,却积极地给侵略者立碑。在我们这个惨遭日本侵略者蹂躏过的国家,居然有人做出这样的事,我非常震惊!
中国那么多华工也被抓到日本,至死都没有再回国,日本人怎么就不出于“博爱”的目的,给华工立一个碑呢?爱也应该有底线有原则。
——抗日英雄赵一曼孙女陈红
作为一个抗联子弟,知道这个消息后我非常愤怒。抗战结束了那么多年,日本政府都还没有认罪,而部分地方政府已经开始急于献媚了。
开拓团不是简单的群众团体,而是日本帝国侵略中国的组成部分,掠夺我们的土地,支持关东军的作战,是有罪行的。
中国人应该认清这段历史,在方正县这个主要战场上,不先去纪念抗日的先烈,而去纪念我们的敌人,这样的行为,是歪曲友好、否定历史。
——抗联名将冯仲云之女冯忆罗
日媒观点
日媒定义砸碑者为“反日团体”
“开拓团立碑”一事最早是7月28日,由日本媒体日本共同社报道出来的,甚至一些中国人都是因为看到了日媒的报道才得知此事的。
7月30日,网友在微博上将此事件转发,随后引来中国媒体关注。
5名中国人砸碑后,日本《时事通讯社》4日晚上刊登了一篇题为“旧满洲开拓团石碑被泼油漆反日团体承认犯罪”的报道。但是,题目中的“承认犯罪”这样重的用词以及相关的报道在文中却并没有体现。
报道称,中国东北部作为日本开拓团定居的地方,埋葬了二战混战中死亡的日本人。上个月刚刚建好的日本开拓团员慰灵碑,3日被泼上红色油漆,4日证实石碑部分受损。
文中说,战争结束后,在方正县生活的将近5000名开拓团成员,因严寒、饥饿或者生病死亡,遗留下来的妇女和儿童向当地县政府提出,“日本人也是日本军国主义的被害者”。当时,经周恩来总理许可,1963年建立了埋葬日本人遗孤的日本人公墓。之后相继建造了日本人遗孤养父母墓和中日友好园林。
“但是,开拓团石碑建成后,引来网上‘侵略中国领土的日本开拓团’、‘立碑是国家的耻辱’等强烈的批判声。”
专家说法
“开拓团”不应被纪念
此前,中国人民大学政治系教授张鸣得知方正县为“开拓团”立碑后,曾公开反对这种行为,并这样评价道“我从来不认可这样的说法,说日本侵华,都是日本军国主义的错,日本人民也是军国主义的受害者”。
他认为:“没有日本人民的踊跃参与,侵华战争能打起来吗?到中国东北的开拓团,的确多数是日本的贫困农民,但他们贫困,就没有罪过吗?他们到了中国东北,不就变成人上人了吗?而且是武装移民集团的成员。”
因此,张鸣教授明确表示,日本“开拓团”不应被纪念,可以建成普通人的墓碑。
谴责立碑声明
日本开拓团是主要由日本退伍老兵和在乡军人组成的准军事化组织,抗日战争期间“开发产业掠夺资源、维持殖民奴役百姓,作为军事辅助组织围剿抗日军民”。
方正县政府的这种倒行逆施的行为根本就不是为了和平,而是严重地美化敌人,出卖灵魂,严重伤害中国人民的感情。
要求方正县推倒日本开拓团碑,着手抗战烈士暨抗联烈士名字、身份等相关调查统计,勒石记功,树碑立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