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上海8月9日专电 国家统计局9日发布物价数据显示,7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CPI)同比上涨6.5%,环比则上涨0.5%。CPI同比涨幅创下自2008年7月份以来37个月的新高。同时,7月份全国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PPI)同比上涨7.5%,刷新了2008年10月份以来的高点。
虽然本次CPI同比增幅基本符合此前市场预期,但依然维持在高位运行。这引发两大疑虑:CPI增幅是否强弩之末?货币政策如何出手?
经济学家分析认为,CPI并未出现强弩之末的态势,本轮物价的高点或将出现后移;而由于近期全球经济的不确定性加剧,短期内加息的可能性不大。
“8月CPI仍将处于高位,本轮通胀恐怕要9月或10月才能到顶。”兴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鲁政委称。此前,市场趋向于认为在年中6、7月份物价可以形成拐点。
鲁政委认为,这一轮通胀从同比来看,基本是八大子项都在往上升,7月份食品类和非食品类价格都达到了历史最高位,而从CPI环比来看,本月环比上涨0.5%,高于历史平均值0.1%,食品、非食品、整体水平都大超历史同期正常值,说明控制通胀的压力仍然很大。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表示,7月份CPI同比涨幅再创本轮新高,三季度通胀压力仍将处于高位,预计四季度可能会逐步趋稳回落,到年底可能下降到4%左右。因此,“三季度将是年内物价的拐点阶段”。
中国建设银行高级研究员赵庆明也认为,目前依然看不出物价上涨结束的迹象,三季度仍有可能创下新高。此次PPI涨幅明显超出预期,当前国内工资等服务价格、食用油等价格上涨的过程并未结束,可能对CPI出现传导作用,形成新涨价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