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售卖600克装的“沉香榨菜”,定价超过2000元(图片来源:羊城晚报)
天价勾引着高消费
在“天价榨菜”当事方重庆涪陵榨菜公司的网站上,记者看到,面对来自社会“咸菜卖出鲍鱼价”的质疑,集团负责人周斌全解释称:“公司是将‘沉香榨菜’当成一张文化名片来打造的,以此来塑造企业形象,这样看来价格其实就不是问题了。”
企业想走“天价”路线,但市场上有这种需求吗?据记者了解,“沉香榨菜”五年陈、八年陈的数量很少,在其他地区的销售情况并不好,基本只在涪陵当地销售,且主要是用来送礼的。
虽然“天价榨菜”卖不出去,但其他的天价商品似乎销量不错。据蓝带1844中国区首席执行官周明先生介绍,由于原料的稀缺和独特,加上其特殊的工艺,致使蓝带1844价格从298元涨至398元,即便如此,高端消费群的接受度依然很高。
“在消费社会时期,是消费主导生产。”华中科技大学社会学系主任雷洪表示,身份消费、地位消费和炫耀性消费等的出现是难免的,但“天价商品”在某种程度上是不合理的,对社会消费有着很大的消极作用。“‘天价商品’使社会贫富差距更为明显地表现了出来,根本上来说是一种畸形消费心理,对社会公众的影响是消极的。”雷洪指出。
高价的根源在心理
有专家认为,天价产品凸显了消费者的畸形心理和攀比心态。一位资深酒业人士向记者介绍,“蓝带1844刚开始的定价是298元,但上市推广的情况并不理想,一些高端场所嫌这个价格定的不够高,不够他们的档次,后来提价才打开销路。”由此看来,“不为最好,只为最贵”这种诡异的逻辑,正为不少消费者和经营者所推崇。
除了高端消费领域,像“天价烟酒、天价相声”这类大多走的是礼品路线。逢年过节,天价烟酒、天价保健品、天价月饼作为礼品,价格虽高,却并不妨碍它成为畅销商品。
吉林省社会科学院研究员李晓群认为,送礼风是催生各种各样天价礼品的根本原因,正是送礼的人爱面子,才为诸多豪华天价商品提供了市场,也增加了民众在交往过程中的“人情债”负担。
有关专家指出,“天价商品”的负面影响显而易见,它打破了商品定价的常规,扰乱了正常的市场行为,各地物价、工商、税务等相关部门应采取措施,加强对“天价商品”的监管和规范,使其回归到科学、合理的价格水平。(记者 陈恒 通讯员 张小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