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网长春8月11日电(记者姚湜、宗巍、杜白羽)“孩子宁愿去学吉他,也不肯跟我学习吹奏洞箫。”家住吉林省图们市的朝鲜族老人金尚国向记者说。
洞箫是中国朝鲜族独有的最具代表性的传统乐器之一,也是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金尚国则是这一遗产为数不多的传承人之一。由于孩子不愿意跟随他学习,又找不到其他合适的传承人,他的“绝技”——洞箫正面临失传的危险。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是中国朝鲜族的主要聚集地。11日,在位于延边州图们市的“中国朝鲜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展览馆”,金尚国为参观者表演了洞箫演奏《阿里郎》。据他介绍,在图们市会吹奏洞箫的人不超过10位。
不仅在图们市,在中国很多少数民族聚集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和保护普遍面临难题。
日前,2011“延边之夏”中国图们江文化旅游节正在举行。作为该文化旅游节的重头戏之一,中国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图们论坛暨第二届图们江文化论坛也同时举行。来自国内的30多位专家学者一起把脉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发展。
他们认为,当前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主要面临三大问题: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特别丰富;随着现代化进程面对社会经济急速变化,文化遗产存续的文化生态急剧变化;缺少保护工作人才、经费及设施。
中国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专家委员会专家委员、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祁庆富表示,非物质文化遗产蕴含着民族的“文化情感”,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也就是要“守护精神家园”。对此类遗产的保护工作迫在眉睫。
目前,中国各地正在积极采取措施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5个民族自治区中有3个正式颁布了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单行法规。
从2003年10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到现在,中国在已列入联合国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的28个项目中,少数民族“非遗”项目占到10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