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项目”还是“生态灾难”?
黄琦表示,高尔夫球场虽然没有办理土地使用审批手续,但没有占用耕地,而是合理利用当地地理条件,采取防风固沙的形式来进行建设。
就是这样一个被当地“积极招商”引进的项目,又带来了多大的利益?
协议书显示:“该项目建设期为两年,建设期不收任何费用。该项目经营期为四十年,前五年球道用地每亩每年交纳一百元管理费用,以后每五年每亩增加二十元,承包绿化地每亩每年十元,四十年不变。”如此低廉的管理费用,不禁让人生疑:这是什么“积极招商”?
高尔夫是高耗水项目。记者9日在球场看到,炎炎烈日下,许多草坪上都有喷头在源源不断地进行浇水作业。工作人员表示,由于气温太高,草坪每天早、中、晚要浇三次水。
黄琦称,俱乐部的高尔夫球场每天用水量在三五千吨,但这些水是从附近一个煤矿通过管道输送过来的采煤污水,经过基本处理后用于浇灌草坪。
实际情况如何?据记者了解,榆林当地年降水量在400毫米左右,属于半干旱地区。高尔夫球场所在的榆林沙地生态公园由于缺水,采取“打深井”取地下水的方法浇灌植物;且为减小用水量,一直坚持栽种用水少的树种。在这种情况下,当地缘何默许耗水量巨大的高尔夫球场落户生态公园,并坐看其将宝贵的水资源耗洒在只为极少人服务的高尔夫球场上,令人费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