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时间16日6时57分,中国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四号乙”运载火箭,将中国第一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成功送入太空。中新社发 孙自法 摄
中国首颗海洋动力环境监测卫星“海洋二号”16日早晨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成功发射升空,至此,中国已发射3颗海洋卫星,海洋卫星实现从无到有,逐步步入系列化、业务化运行轨道。
“卫星应用是卫星效益的最终体现。”中国国家海洋局局长刘赐贵对媒体表示,通过“海洋一号”A、B两颗卫星的在轨运行,已获取大量中国近海及全球重点海域的叶绿素浓度、海表温度、悬浮泥沙含量、海冰覆盖范围、植被指数等动态要素信息及有珊瑚、岛礁、浅滩、海岸地貌特征及江河湖海等其他相关信息,实现对中国300万平方公里管辖海域水色环境大面积、实时和动态监测,具备卫星全球探测能力,极大完善了中国海洋立体监测系统。
2002年至2010年,中国海洋卫星数据已有效应用到2008年青岛奥帆赛绿潮灾害应急监测,中国渤海、东海和南海重点海区溢油实时监测和中国渤海、黄海海域冬季海冰监测预报等业务工作中,海洋卫星遥感业务监测系统已基本实现业务化服务能力,从而提高海洋环境监测效率,提升海洋管理水平。
刘赐贵介绍说,国家对海洋卫星地面应用系统总投资近2亿元人民币,通过10年建设,先后在北京、三亚、牡丹江、杭州建立4个接收站,接收范围覆盖中国全部海域及周边国家海域。目前,该系统具备接收、预处理、资料处理、存档分发、定标检验、运控、通信、应用示范功能,并已稳定业务化运行近10年,为中国海洋事业提供稳定的卫星数据源支持,在中国对地观测卫星体系中发挥出重要作用。
据悉,中国此前成功发射的“海洋一号”A、B两颗卫星均为海洋水色环境卫星,先后于2002年5月、2007年4月在太原卫星发射中心发射升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