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勇平卸任了,这个当了8年多的铁道部新闻发言人,就此也许逐渐淡出公共视野。尽管相关负责人强调,王勇平卸任“不是免职或被停职”,并且还特别表示“王勇平的级别待遇没变”,但在这个节骨眼上,王勇平卸任,必然给公众极大的解读空间。在此际,我们不妨跳出这一事件本身,以更为开阔的视野审视王勇平的卸任。
其一,新闻发言人的“脑袋并不完全长在自己的肩上”。平心而论,许多时候,发言人说什么、怎么说,什么时候出来说、什么时候缄默,出来说要说到什么程度、要有几分火候……确实并不是由发言人自己决定的。
其二,新闻发言人必须做到“不知道的不说,不清楚的慎说,没有把握的不乱说,必须说的好好说”。清华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教授史安斌认为,好的新闻发言人应该始终坚持两个原则,一个是“忠实说,迅速说,首先说”。另一个是:寻求部门利益和公众利益之间的平衡点,制造社会共识,而不是引发官民对立。
如果说新闻发言人缺乏技巧,倒也不致命,有的发言人不仅未成为信息公开的推动器,反而成了障碍物。日前,央视主持人认为,“本来新闻发言人制度应该是以说实话、好好说话的方式推进信息公开,推进政府和民众沟通理解的道,现在却常常成了对付媒体、掩饰责任的术。在各种新闻发言人的培训上,教诡术的还备受欢迎。不要以为有了就是进步,走上岔路离目标更远。你以为臭鸡蛋砸的是发言人吗?砸的是政府公信力!”无论是诡术还是耍小聪明,都背离了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应有之义。
新闻发言人,不能让新闻“发炎”。众所周知,我国新闻发言人制度已走过20多年,基本上确立了一个国新办、各部委、地方省市的三级新闻发言人制度。而2008年政府信息公开条例的实施,为发言人制度提供了一定的制度推动力。但是还应该看到,不少新闻发言人尚有改进的巨大空间,国新办副主任王国庆曾指出:“新闻发言人成为一种‘形象工程’,有的部门和地方的发言人名单一公布,并无后续,发言人不发言;新闻发言人制度的建设成为了某些政府官员拒绝媒体采访的盾牌,而新闻发言人再度垄断信息,躲避记者,或者总是无可奉告,使新闻媒体原本很困难的采访变得更加困难。”这些现象并不少见,确实一针见血地陈列了不少发言人的失当以及新闻发言人制度的缺失。
“传播力决定影响力,话语权决定主导权,时效性决定有效性,透明度决定公信度。”去年,国新办主任王晨在《求是》撰文如此表示。今天,公众的知情欲比以往任何时候都强烈,政府公开信息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必要,不断推出称职的发言人,不断健全新闻发言人制度,才会满足公众的知情、参与、表达和监督等权利,推动社会进步。
据北京青年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