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电视台《经济半小时》节目2011年9月6日播出《南方“电荒” 荒在哪里?》,以下为节目实录:
一、广西电量告急,面临严重缺电
近几年,电荒年年有,但是今年更扎眼。今年的电荒从年初用电淡季就开始并且一直持续到现在。近日南方电网屡发缺电预警。有专家说这是从2004年大缺电之后最困难的一年。到八月份,广西、贵州两省区甚至宣布进入最高缺电级别的一级红色预警状态。其中广西遭遇到20年来最严峻的缺电困境,上千家企业被迫关闭。
记者赶到广西南宁时已经是晚上,虽说气温比白天低一点,但热浪依然袭人,在一家餐馆吃饭明显感受到缺电带来的影响:餐馆的所有空调一律关闭,只能使用电风扇,消费者不多,餐馆生意一般。
第二天白天,记者来到一位大姐家,大姐立即和记者聊了起来。在谈话中记者得知由于缺电,大姐家里的电饭煲和电冰箱都停止使用了。其他接受采访的居民也都告诉记者,由于缺电晚上不仅不开空调,连电扇都不开,常常热得难以入睡。
在广西电网公司记者了解到,由于缺电,目前南宁市已经采取严格的错峰限电措施,南宁市城区的六个区,每星期有一天要轮流限电。被限电区域内的大小餐厅、超市、商场、宾馆、写字楼,包括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居民家中等都不能开空调,只能使用电风扇。一些单位由于长期使用空调,压根儿就没想过还会使用电扇,所以有的员工只能拿扇子或者临时用书本、纸张当扇子扇风来降温防暑。另外,一些景观区内的夜景与往常相比,照明范围、强度、效果已经大为逊色。有的路段灯光只开一半,或者停用景观灯。有“红豆故乡”“中国绿城”等美誉之称的南宁正经历着近20年来最严重、持续时间最长的缺电。南宁市供电局营销部主任告诉记者,从6月份以来,南宁最大的电力缺口超过70万千瓦,缺电率接近了30%。
由于缺电一些公司企业的生产面临巨大影响。广西南宁百洋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宇告诉记者,他们公司有400多人,以生产加工冷冻罗非鱼等海鲜为主,主要销往欧美、中东、拉美等一些国家,由于冷冻食品的生产加工对电的需求比较大,一旦停电,他们公司就会受到损失。公司一个晚上的加工量是十万斤罗非鱼,直接经济损失50万人民币左右。
由于不定时、间断性停电,一旦来电赶紧生产赶单,除了向有关供电单位协调沟通外,公司自己也在想办法。广西南宁百洋食品有限公司副总经理孙宇说,公司下一步要考虑购买或者租用发电机。
电力紧张导致部分民营企业压力倍增,停业、倒闭现象比较严重,一些企业不得不“开五停二”、 “开四停三”。据初步统计,目前广西的缺电已经造成停产或部分停产的企业超过1000家,广西电力面临严峻考验。广西电网公司发出特别严重缺电的I级红色预警信号,南宁市供电局及时发布城区各地段停电检修通知,并通过广播电视网络等媒体迅速传达下去。
不仅广西缺电,贵州、广东、云南、海南等南方各省均出现电力紧张局面,据统计,目前南方电网最大错峰负荷已达1120万千瓦,除海南省外,各省区均出现错峰限电情况。预计三季度南方电网总体缺电8%以上,个别地区缺电20%以上。
二、广西发电机装机容量不足,面临“软缺电”
广西是传统的水电大省,龙滩、岩滩、大化水电站等等都赫赫有名,其中龙滩水电站是仅次于三峡的巨型水电站,也是西电东送的重要水电站。究竟是什么原因让广西连生活用电都保障不了呢?
广西省是我国水力资源比较丰富的省份之一,其境内主要有红水河、郁江、柳江等几条大河,因此,长期以来广西的水电一直比较充足,广西电网水电的比重比南方电网内其他电网高一成,水电这块占全部供电量的四成至六成。每年夏季都是水电发力的关键时期,但今年却遇到了丰水期严重缺水的反常情况。
广西电网公司副总工程师顾南峰告诉记者,去年红水河7、8月的水位是366米,今年到了8月份,水位是335米,下降了31米的水位。广西的水电装机容量是800多万千瓦。今年从7月份开始,水电只有200万千瓦,最严重的时候达到170万千瓦,今年广西的水电出力比去年同期下降了350万千瓦。
由于今年整个南方地区持续干旱,所以缺水不仅仅是广西一个省份。截至7月底,南方电网区域内红水河、乌江和澜沧江三大流域水电蓄能量只有68亿千瓦时,仅为上年同期的39%。特别是7月份以来,红水河和乌江流域来水偏枯超过7成,为有水文记录以来的最枯水平。目前,全网水电装机共5627万千瓦,平均可调出力仅2130万千瓦,比年初预计减少1070万千瓦。屋漏偏逢连夜雨,枯水期又撞上了夏季高温,今年广西全区持续高温天气导致空调负荷急增加,初步估计接近400万千瓦,这一减一增,使广西电网供电缺口凸显出来。
中国华电贵港公司党委书记贺庆告诉记者,广西在丰水期的正常发电量应该占60%到70%,火电只占40%以下。现在情况完全相反,因为比正常来水偏枯三到四成,今年火电要承担70%以上的发电量。贺庆还在采访中说道,广西的经济发展远超出预期,用电需求也远远大于预计量。
同全国大多数地区一样,用电负荷超常规上升,其中很大程度是经济发展,产能急速提升的结果,而这其中,包括钢材、建材、有色金属等高耗能产业的大量上马是本轮“电荒”的直接推手。随着调查的进一步展开,记者发现,广西的缺电还有一个特殊的原因——总装机容量不够。
广西工信委副主任潘峰说,广西的火电机组已经三年没有新的机组投产,另外通过上大压小的项目,反而减少了64万千瓦,装机容量比三年前还要差。
按照广西“十二五”规划发展目标, GDP年均增长10%测算,预计“十二五”后3年,广西全社会用电量平均增速为12.3%,目前已核准的在建和新建电源项目测算,“十二五”后3年,广西新增装机容量仅为360万千瓦,即使所有电源项目如期投产,2013~2015年广西仍将出现超过600万千瓦的电力缺口。这是广西电力系统一个短期内无法回避的硬伤,也被业界称为“硬缺电”。与全国绝大部分地区“硬缺电”都由于缺煤造成机组利用率低不同的是,广西属于非常个别的地区,主要是发电机装机容量不足。
三、追根究底,缺电祸首在煤荒
今年南方持续大旱,让广西这个水电大省也非常为难,同时火电又没有足够的装机容量,这让广西陷入了彻底缺电的窘境当中。而我们了解到,缺电的不光是广西, 8月31日南方电网公司再发通报,全网电力缺口已近15%,南方五省5年来最严重的缺电情况还在不断加剧。今年南方大旱,水资源短缺让水电无法发挥效能。但实际上我国水电的发电量比例只占15%,而火电高达80%,也就是说南方大旱,但是对我国总的电力供应影响有限。这说明今年的电荒从季节性缺电演变成全年“电荒”,从南方电荒蔓延到全国,其真正的罪魁祸首不在水荒,而在煤荒。
在采访中,中国发电集团贵港发电有限公司党委书记贺庆告诉记者,最紧张的时候存煤只有3万吨,仅足够3、4天左右的发电量,缺煤是主要的问题。
现在真的没有煤吗?记者前往广西最大的运煤码头—防城港调查,发现这个占地十平方公里的防城港码头囤积有大量的煤。防城港务公司业务主管胡海银告诉记者,目前煤炭的港存大概在330万吨左右,其中电煤大概在300万吨左右。300多万吨的煤,相当于60万千瓦的火力发电厂1年的用煤量。
发电厂喊缺煤,但码头却堆着大量的煤,这位主管告诉记者这当中主要两个问题,一、他们这主要是进口煤,国内的煤也缺;第二,煤价高了,发电厂不能接受,
缺煤使得煤炭价格一路高歌猛进,价格超过以往任何年份。中国华电贵港公司党委书记贺庆说,煤的价格偏高,每吨标煤含水价格已经到了1200元以上,而正常应该是在800元。
缺煤推高煤价、高煤价使得许多发电厂购买低质量的煤来填补。高价煤、低质煤,使发电成本大大增加,以至于形成发电越多,亏损越多的两难境地。记者调查了解到,现在用煤的成本已经占到电价的100%,而其它成本根本没办法消耗,电厂一直处于没有利润的亏损状态,即每生产一度电亏损一毛钱。
在市场煤价疯涨的前提下,许多发电企业的生产成本直线上升,像记者调查的广西两个发电厂,甚至出现发电越多,亏损越多的局面,发电厂的生产积极性大手打击,在全国同期“停机检修”的机组大量增加。从根本上说,本次电荒与其说是缺电不如说是缺煤。
水煤双缺是今年用电形势的新名词。水电要看天吃饭,碰上大旱也实属无奈。但是煤荒导致电荒,并不是今年独有。每年我们都会看到为筹措煤炭急得团团转的火力发电企业。但真实情况是,煤炭总会有,缺的是合适的价格,越发电越赔钱才是一些火力发电企业怨声载道的重要原因。严重滞后的电力定价体系加剧了电荒的局面。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粒子教授长期致力于电力相关问题研究,她跟踪研究煤电联动政策多年。煤电联动政策始于2004年底,规定:以不少于6个月为一个煤电价格联动周期,若周期内平均煤价较前一个周期变化幅度达到或超过5%,便相应调整电价。其实,这就像我们现在成品油上涨同国际油价之间的联动关系一样,国际油价的变动直接影响国内成品油终端的价格。
那么,煤电联动政策最初是怎么出台的呢?2002年,国家为推动资源性产品的市场化改革,开始取消电煤指导价,煤价部分放开,进入市场化,被业界称为“市场煤”。由于电力价格关乎国计民生,因此,电价制定仍然由国家主导、发电量按计划分配,被称为“计划煤”。2004年煤炭价格开始走上快速上升通道,为保证电力企业不因煤价上涨过快导致发电企业成本上涨而亏损,煤电联动机制应运而生,有关部门试图以这样的方式将两种资源性产品捆绑在一起,带动整个能源行业的共同发展,但是效果却不理想。
过快上涨的煤价让电价完全跟不上步伐,“市场煤”和“计划电”的矛盾越来越大。煤价疯涨,但电价受计划管控,煤电联动始终无法真正形成。市场、计划两种体制并行的管理模式最终没有取得预期的效果。2008年开始,几乎没怎么实行的煤电联动政策被临时性的电价调整所取代。电力产业陷入“电价上调——煤价再涨——电价再调”的怪圈
华北电力大学教授张粒子教授说,中国经济改革不是软着陆,而是一个增量改革的思路。电力改革也是一样的,电力市场化改革就应该是通过市场机制去满足,它也应该是及时和煤价联动的。
至此,今年这轮大面积、长时间的“电荒”,促使业界对煤电管理体制性的思考,市场的归市场,体制的归体制,煤电联动机制再次被提上议事日程。
半小时观察:
今年的电荒又一次上升到几年来最严重的程度,煤电价格联动又一次成为舆论的焦点。我们面对的电荒并不是一个新命题,而是一个老生常谈的利益纠葛。南方五省电荒愈演愈烈并不完全是广西那样的硬缺电,而是体制原因导致的软缺电。
长期以来,无论是上网电价还是用电价格一直被严格管控,但是煤炭价格却跟市场联动,虽然近年来实施了包括煤电一体化、煤电联动、限制电煤价格等一系列措施,但价格总是谈不拢,煤电矛盾并没有得到缓解。这说明行政干预很难解决市场问题。煤电矛盾看似是价格矛盾,但背后却是煤炭、运力、电力,甚至是地方政府之间的行政博弈,以行政代替市场,造成了现在无论怎样调控都始终缺电的扭曲局面。
目前电力体制改革正在进行中,我们希望让市场的归市场,打破垄断,让各环节真正竞争起来,让资源按照市场需求进行有效配置,才能真正缓解电荒压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