总库容量130万立方米的重庆市万盛区青年镇毛里水库现库容量不到2万立方米,大坝内一片干涸(9月11日摄)。新华社记者李健摄
新华网北京9月13日电 旱!旱!旱!
初秋的北京,已是“一场秋雨一场凉”。但在国家防汛抗旱总指挥部办公室,显示全国最新旱情信息的监视图上,西南、南疆和内蒙古大部还是三大块深红甚至棕色区域--重旱乃至极旱仍在肆虐。
来自国家防总的最新统计数字,清晰地显示旱情导致的灾害--截至9月上旬,全国耕地受旱面积9358万亩,1454万人、919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
抗大旱、保民生、促发展--在党中央、国务院的坚强领导下,各地各部门紧急行动,不仅千方百计实现了夏粮连续8年增产,一场确保受灾群众饮水安全、确保秋粮丰收的抗旱攻坚战正在持续进行。
一年几旱,缺水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生活的“心腹之患”
9月,收获的季节。但在西南部分地区,庄稼却大片枯萎。
有“滇东粮仓”之称的云南省曲靖、昭通等地,出现持续时间7个月、有气象记录以来最严重的旱灾。明晃晃的太阳持续煎烤着红土地。不足一米高的玉米、水稻,被当地农民无奈地收割后用作饲料。
今年汛期,全国江河基本安澜,但从春到秋,从小麦主产区到“鱼米之乡”和西南大部,旱灾却相继发生。
受损的不仅仅是庄稼,人也在喊渴。
“洗手干”,是贵州农民对今年大旱的一种形象说法--刚把秧苗插上、把手洗干净,老天爷就再也没下过雨了。“全村方圆8公里范围内已经找不到水源,270多户1200人全靠乡村干部送水,快一个月了。只要一天不送水,村民就没水喝。”贵州省思南县香坝乡一碗水村村支书严小龙说,“全村800多头猪、近300头牛,基本上都被迫卖掉了”。
今年以来,西南大部降雨量总体偏少,特别是入汛以来,部分地区降雨量较常年同期偏少五至八成。贵州、云南两省433条中小河流断流,800多座小水库干涸。水力发电量大幅减少,部分工业企业被迫错峰限电。
而在中国水量最丰沛的“鱼米之乡”,今年也一样饱受旱情肆虐。从年初到6月上旬,长江中下游地区平均降水量比多年同期少57%,除汉江流域外,其他地区降水量均创61年同期降水量最小值。曾经烟波浩渺的洞庭湖、鄱阳湖一度缩成一块“小水洼”--水面减少了一半多。旱情最严重时,湘鄂赣皖苏5省耕地受旱面积达5695万亩,383万人饮水困难。
然后,6月初旱情在这里“急刹车”,出现流域性旱涝急转。仅一个多月后,旱象再度露头。洞庭湖、鄱阳湖一年内两度因旱“瘦身”。至9月上旬,鄱阳湖通江湖体已不足1000平方公里,远低于多年同期均值2890平方公里水平。目前,鄱阳湖水位以每天0.1米至0.2米的速度急降。
“早稻旱完,晚稻又旱,一年两旱,实在少见!”江西安义县义基村的种粮大户杜木火感叹。
旱情像个幽灵,在不同季节、不同区域四处肆虐。去冬今春北方冬麦区的大范围干旱,导致旱情高峰时晋冀鲁豫等8省有11151万亩麦田受旱,246万人、106万头大牲畜因旱饮水困难,群众拉水距离超过20公里,每吨水运费达数十元。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防洪抗旱减灾研究所所长丁留谦说,全球气候变暖将加速大气环流和水文循环过程,引起降雨径流和水资源量及其时空分布变化,从而可能导致中国水资源短缺的问题更加突出。
一年几旱的严峻形势,正日益成为影响经济社会发展和人民群众生活的“心腹之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