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
21世纪全球气候仍将持续变化,影响加重。由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气象局气候变化经济学模拟联合实验室组织编写的《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09)》指出,预计到2020年全球地表平均温度相对于20世纪后20年大约升高0.4℃,到21世纪末可能升高1.1℃~6.4℃,其中以陆地和北半球高纬度地区增暖最为显著。
根据该报告,到2020年我国平均气温可能比20世纪后20年升高0.5℃~0.7℃,到2050年可能升高1.2℃~2.0℃,到21世纪末可能升高2.2℃~4.2℃;北方增暖大于南方,冬春季增暖大于夏秋季。徐影称,如果21世纪末全国平均气温升高3℃左右,这意味着21世纪的增暖将可能超过近千年内任何时期。
“未来北方的降水总量增加幅度大于南方,南方大雨日数增加。”预测表明,到2020年,我国平均年降水量可能比20世纪略有增加,到2050年全国降水增加2%~5%,到21世纪末可能增加6%~14%。徐影同时表示,这些预测都是根据模式计算出来的结果,但由于气候系统模式中间还有很多物理过程不是特别清楚,所以这种预测结果还存在很大的不确定性,只是可以看到一种趋势。
极端气候事件发生的频次和强度变化将更明显
徐影表示,21世纪我国极端高温事件可能更为频繁,部分地区夏季炎热日数可能增多;强降水事件增多、台风和强对流天气或增多;暖冬与热夏次数可能增加,冬季寒潮或将继续减少。
最近20年是继20世纪50年代长江和淮河流域洪水灾害之后的高发期,年平均直接经济损失高达1250多亿元。“暴雨洪流灾害仍将是未来我国严重的气象灾害之一。”中国科学院院士黄荣辉等分析称,这一方面由于全球气候变暖造成极端气候事件增加;另一方面,由于人类活动、社会发展及城市化进程的加快,有时暴雨虽然降水量并不大,但其造成的损失及影响却越来越大。
而根据《应对气候变化报告(2009)》,未来长江上游地区强降水事件可能增加,引起的滑坡、泥石流等突发地质灾害可能对三峡水库的蓄水发电和航运产生不利影响;季节冻土冻胀和多年冻土融化下沉,不但使青藏公路、铁路安全运营受到威胁,也是南水北调、西线调水工程面临的突出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