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放贷
一辆辆耀眼的奔驰S级轿车,一座座高楼林立的大厦……从包括潘石屹在内的诸多地产大鳄进驻推盘、巨资打造鬼城康巴什,到人均GDP超过香港的誓言,“扬(羊)眉(煤)吐(土)气(气)”的鄂尔多斯转眼成为人人眼中可以淘金的神秘城市。如今,包括在北京打拼数年的一帮鄂尔多斯人也坐不住了,悄悄地把先前的积蓄通过亲朋好友转入了家乡的民间放贷队伍中,“钱生钱”成为这帮年轻人的第二收入。
家家放贷,拿“白条”心里也踏实
“今借到白某拾万元整(100000元),月息2分,半年一结。担保人:刘某某。借款人:李某某。2005年9月23日”——这张简单的白条,却是生活在鄂尔多斯几十年的白阿姨的积蓄和结算利息的唯一凭证。
每逢3月、9月的1日,白阿姨都打开上了锁的抽屉,把白条拿出来再看一遍。然后兴冲冲地拿起手机,拨通收贷人李先生的电话:“别忘记这个月23日把利息帮我准备出来哦!”6年来,李先生一直按时给白阿姨结算利息,虽然白阿姨手中握着的只是一张“白条”,但心里很踏实。她这样对北京晨报记者说:“不用担心,我们都是放给熟人。”
收贷人李先生向记者坦言:“2010年前,我收贷还会以4分利息再放给本地开发商,从中赚取差额。但从2010年后,我感觉鄂尔多斯的楼市需求没有那么旺盛了,我也不敢再放出去,开始自己做项目。目前很多老板借贷也主要是拿来自己周转用。项目一赚钱就都还了。”据李先生介绍,事实上,鄂尔多斯人汇集起来的钱,绝大多数还是流入了房地产和煤窑进行再投资。
鄂尔多斯金融办的公开统计数据显示,鄂尔多斯原本有270多家担保机构,从2010年9月至2011年3月开展融资性担保机构整顿工作后,数量减至36家。至此,很多担保公司开始以自有资金放贷,不再吸收公众资金。
但公开渠道的关闭并没有阻碍“鄂尔多斯人家家放贷”的步伐,白阿姨、白阿姨的妹妹、弟弟以及儿女们,都又通过各自熟人的“路子”,纷纷“打白条”放贷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