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新工作方式 文化服务面向基层
“我做了30多年农村文化工作,现在创新要靠小青年啦。”浙江省海盐县百步镇文化站站长沈明生高兴地说,过去他这个站长几乎是“光杆司令”,现在有了县里下派的文化员,文艺方面的群众力量一下子就充实了。
吴晓青今年26岁,之前在杭州的一家民营歌舞团工作,今年3月,她回到海盐通过考试,当上了一名文化下派员。不到一年时间,她就组织了两支舞蹈队,还到嘉兴市进行了巡演。“其实农村文艺爱好者很多,我们的责任就是把他们的积极性调动出来。”吴晓青说,“今年我们已经完成了全镇的10个行政村的下村演出,重阳节我们还要到敬老院慰问老人。”
2010年3月,海盐县在浙江省首创了文化工作员下派制度,招聘3名文化下派员赴乡镇、街道工作,今年,这个县又新招聘了5名文化下派员。县文化局局长王祖利说:“事在人为,要有专业人才队伍去提升、巩固农村文化建设成果。今年我们每个镇、街道都要有文化下派员。”
在重庆,活跃着1000多支大学生“村官”宣讲团(队),被老百姓称为“板凳宣传员”。每次中央重要会议和市委全委会召开后,全市都要组织“市级100场、区级1000场、村镇10000场”主题宣讲活动,大学生“村官”宣讲团(队)都是主力军。他们深入田间地头、院坝,紧密结合农村群众的思想实际和生产生活实际,通过面对面的引导、心贴心的阐释、实打实的点拨,让广大群众及时理解掌握理论的科学内涵和惠农政策。
在福建,全省有14000多名村级文化协管员活跃在广大农村,他们充分发挥文化建设组织者的作用,积极推动农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建设,组织群众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极大活跃了农村文化生活。2010年,福建全省开展文化活动17万多场,参与群众达1700多万人次;完成农村电影放映18万多场次,基本实现一村一月放映一场电影。
现在,我国已经基本建立覆盖城乡的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框架,广大基层农村工作人员奔波在乡镇、田间、院坝,深入到群众需要的每一个角落,把公共文化的阳光遍洒中华大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