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运行机制改革让文化作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
音乐无国界,好的文艺作品同样是全世界人民的财富。中央明确指出,要加快文化体制机制改革创新,按照创新体制、转换机制、面向市场、增强活力的要求,加快经营性文化单位转企改制,构建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文化市场体系。一部好的作品,首先要感动自己才有可能感动别人。而无论是音乐剧《妈妈咪呀》还是电影《甲方乙方》都是内容为王的典型作品。那么这些优秀作品是如何做到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的呢?
2001年,纽约世贸中心遭到恐怖袭击,轰然倒塌,近3000人在那场突如其来的劫难中丧生。强大的悲痛和惶恐侵击着这个曾经自信而乐观的国度。一片萧条之中,《妈妈咪呀!》作为百老汇首推的剧作,以怀旧上口的歌曲、轻松幽默的格调征服了百老汇,打破了笼罩在美国上空的黑色阴霾,从此长演不衰。
中国对外文化集团公司总经理张宇表示,《纽约时报》当时有一个评论:美国人那时候心情都非常压抑,《妈妈咪呀》是目前最好的一剂抗忧郁症药。它把欢乐,它把信心,它把那种对生活的,就是艰难之后仍然不屈服的那种信心给了看戏的人。
那时的沈小岑仍然在海外继续着她的歌唱生涯,第一次看到《妈妈咪呀》的她不禁欣喜若狂。她说:“我就在想,这个人物我可以演,这个人物我也可以演,自己在做梦。”
中国人要出演世界级的经典音乐剧,看来确实是个遥不可及的梦想。何况当时的中国的演艺市场还未走出低谷。直到2004年中国对外文化集团成立,作为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之一,相继引进了《猫》、《妈妈咪呀》等经典音乐剧的英文原版,吸引观众再次走进了剧场,为国内演艺市场注入了一股清新空气。而音乐剧的强大吸金能力也启发了张宇,面对这样的产业盛宴,他不甘心再只做一个中间人的角色。他说“《歌剧魅影》这部音乐剧20多年来在全世界所有的剧场的演出的票房总和达到了56亿美元,文化产业的特点第一是规模效应,第二是可持续发展,音乐剧恰恰具备这两个条件。”很快,中国对外文化集团便针对音乐剧制定了三步走的战略。
张宇说,第一个引进原创的音乐剧,让中国人知道什么叫音乐剧,音乐剧究竟怎样。第二个阶段就是中国人购买版权,制作音乐剧的中文版。为中国的音乐剧创造一个最大的市场,赢得一个最大的观众群体,第三阶段,不仅会创造出不仅会在中国、而且会在世界的范围内成功的音乐剧。
就在中国文化交流集团放眼走出国门的同时,有人送了一部片子到韩三平的办公室里。当时的韩三平已是中国电影集团公司的董事长,这个集团由中国电影公司、北京电影制片厂等8家单位组建而成,是中国最大的电影制作与发行机构,同时也是文化体制改革试点单位。他拿到的这部片子是由一位名不见经传的年青人拍摄的小成本影片,但在发行过程中遇到了困难。韩三平表示:“核心体制就是两方面,一是用人机制,一是分配机制。电影拍得不错就一定会有观众,因此我们用了一个比较超常的手段和大规模的发行来营销宣传这部电影。”
韩三平说的超常手段就是中影直接发行这部小成本的影片。没有大明星,没有大制作,但这部影片却在当年掀起一波观影热潮,最后以不到300万的投资获得将近3000万的票房,这部电影就是至今仍被奉为经典的《疯狂的石头》,因为事先没有约定好分帐机制,发行成功后韩三平给宁浩包了一个大红包。他说:“我们作为企业就对它进行奖励,这是一种分配机制,简单的讲多劳多得。”
一举成名的宁浩进入了中影集团的“青年导演计划”。在这个计划的推动下,2009年宁浩再次推出〈疯狂的赛车〉,2000万的投入最终赢得了过亿的票房。韩三平说:“《疯狂的赛车》有一亿多票房,成本也不是太高。这是解决机制,也是在解放创作生产力,创作想象力。”
按照现代企业制度的要求,中影集团进行了产权制度、经营管理、业务重组和资产整合等方面的改革,逐步建立适应市场需求的运行机制。专攻不同领域的8家单位合并以后通过优势互补,表现出巨大的文化创造力和市场掌控能力。2007年,中影集团重新布局产业链条,成立独资的制片分公司,并在制片领域取得突破性进展:《长江七号》、《赤壁》、《梅兰芳》等大片成为国产片票房榜上的明星,宁浩、陆川等青年导演凭借自身的实力在电影市场闯出一片天,韩三平亲自执导的《建国大业》更是以4.27亿的票房创造了主旋律电影的多年来的票房纪录。他表示:“文化体制不管你怎么改,根本的目标是出好影片,只有解放了艺术劳动生产力,艺术劳动的焕发出艺术劳动的高度创造力和积极性,我们才能有优秀的文化作品。”
同样是在2007年,龚曙光已是湖南出版投资控股集团的董事长,他的新任务不只是办好几个出版社,而是要带领集团实现改制上市。他说:“如果我们想在数字化的时代继续保持在国内的领先,而且能够成功的在数字时代转型的话,它是需要资金的,而且所需要的资金不是小资金,它的最便捷的方式,或者最低的成本应该是直接向资本市场融资”。
要改制意味着企业内部制度的变革和人事管理的变动。不到40岁的易言者就是在这个背景下成为了湖南出版旗下岳麓书社的社长。但是背负着改革重任的易言者刚走马上任就遇到了难题——并不是所有的员工都愿意失去事业单位的身份,于是搞销售出身的易言者给他们算了一笔经济帐:“事业单位退休以后,大概是三千块钱,而企业退休只有一千多块钱。事业单位是60岁退休,按80岁来算,20年也就48万。但是现在转企改制以后,只要做得好,有可能一年就赚个48万。”
为早日实现上市融资,打通企业加快发展的融资渠道,中南出版传媒加大工作力度、加快改制步伐,用短短几个月的时间,顺利完成了“清产核资、审计评估、重组改制”等工作。龚曙光说:“改革越早,获益越早,企业的进步也就越快。资本市场对于传统出版业的估值一定高于未来的估值,所以要上市当然是希望卖一个好价钱。”
为了这个好价钱,龚曙光一路马不停蹄,上市路演时,四天转战三个城市,连续二十六场路演导致他他口腔炎发作,痛得厉害,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路演,他索性自己把牙硬扳了下来。龚曙光说:“基金公司在看完一个公司的财务报表之后,大概70%的估价已经给定了,剩下的30%是给董事长的。”
龚曙光和集团上下的努力没有白费,募集资金总额42.43亿元,超募130%,成为A股市场文化传媒业融资规模最大的IPO项目。这充分证明,利用资本市场、撬动社会资本获得的资金,是事业体制下政府财政投入所难以企及的,体制机制创新为国有文化企业实现与资本市场对接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其加快发展步伐、努力做大做强铺平了道路。
2010年10月28日,中南传媒成功在上交所上市。这支代码为601098的股票上市首日大涨29.46%,市值突破248亿元,一跃成为中国收入规模最大、市值最高的出版传媒板块新龙头。龚曙光说:“在那一刻我恰恰很平静。平静得有点不可思议,突然觉得自己可能不是获得了一份解放,而是获得了一份更沉重的压力,这个企业按照传统的这样的出版体制它在这一刻它已经走到了巅峰,必须面对新的市场和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