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是典型资源型地区,在占全国1/60的国土面积上生产了占全国1/4的煤炭、3/4的焦炭、1/17的火电。传统产业畸重,产业结构不合理,发展方式粗放。面对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市场化、国际化的发展趋势,面对科技进步日新月异、产业转移重组加快的竞争格局,必须紧紧抓住、切实用好国家促进中部地区崛起和在山西建设转型综改试验区的重大机遇,创新思路、埋头苦干、锐意进取,努力走出一条资源型地区全面转型的新路子。
从煤炭中解放出来
山西发展因煤而兴,许多问题也因煤而生。全省119个县(市、区)中85个产煤,新中国成立以来共产煤120亿吨,外运90亿吨。长时期、高强度、粗放型的资源开发模式,不仅导致了产业结构单一、发展方式粗放、生态环境脆弱、安全生产形势严峻等一系列经济社会生态问题,而且也形成了资源依赖的思维定式和发展惯性,满足于资源优势下的小日子,缺乏大发展的胆气、魄力和信心,发展新兴产业动力不强、办法不多。
破解“资源诅咒”、加快转型发展,必须从解放思想、更新观念抓起。通过组织大讨论、走出去学习考察,引导领导干部从煤炭依赖中解放出来,从政府依赖中解放出来,从内陆经济思维定式中解放出来,从计划经济模式中解放出来,从守成求稳的心态中解放出来,真正把精力用到转型上,把工夫下到转型上,把各种资源倾斜到转型上。
转型的关键,就是要坚持以煤为基、多元发展,以循环经济为基本路径、以新兴产业为发展重点,变开发地下资源为主为地下地上资源一起开发,煤与非煤产业一起推进,着力抓好工业新型化、农业现代化、市域城镇化、城乡生态化,提高资源就地转化率、传统产业循环率、新兴产业占有率和节能减排效率,加快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加快实现采掘文明向制造文明转变、资源依赖向创新驱动转变、粗放增长向绿色发展转变。
转型要两条腿走路
转型综改试验区是新中国成立以来中央赋予山西最大的综合性政策,标志着山西转型发展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
转型的关键是要解决产业结构单一化的问题,解决生态环境脆弱的问题,解决城乡区域发展不协调问题,解决经济社会发展一条腿长、一条腿短和民生欠账较多的问题,解决制约转型发展的体制机制问题。要以敢为人先的精神,借鉴浦东新区、滨海新区等试验区现代管理、产业发展、综合配套改革的经验,大胆探索、先行先试,在“试验”上做文章,在“转型”上见成效。
用好现有政策,包括煤炭工业可持续发展、发展循环经济和生态省建设试点省,部分县享受西部大开发、东北老工业基地振兴政策等。要搞好路径选择,利用试验区这个平台,做好循环经济这篇文章,走好煤炭生产清洁化、煤炭利用循环化、高端化发展的路子。深化改革创新,敢闯敢试,大胆实践,创新体制机制和政策措施,形成一种新的导向和驱动力。
优化产业结构,大力发展壮大现代煤化工、装备制造、现代物流、新能源、新材料、节能环保和文化旅游等新兴产业,促进山西产业结构合理化、支柱产业多元化。要扩大对外开放,打造更广的平台、开拓更多的路径、激发更大的活力,使山西与发达地区由长期以来的资源供需关系、产品买卖关系提升到产业互动关系。要加强组织协调,把试验区建设与转型跨越发展、实施“十二五”规划统一起来统筹推进,尽快把试验区带来的关注度、影响力变成实施和引进项目及投资的现实成果。
高污染更要绿色发展
目前,我省发展循环经济已经取得一定成果,煤炭资源回采率由2005年的48%提高到70%以上;焦炉煤气利用率和焦油回收率大幅提高,焦化行业技术水平处于全国先进行列;13个循环经济园区在煤矸石、粉煤灰等废弃物深加工综合利用和煤变油、煤制气等方面取得突破性进展等。
山西要把发展循环经济作为发展的新动力、新模式,贯穿于推动转型的全过程。坚持资源转化是重点,在煤炭资源整合和煤矿兼并重组的基础上,提高煤炭产业规模化、机械化、信息化水平,特别是要把提高资源就地转化能力作为主攻方向,通过对煤、铝、镁等资源的高位谋划、高端开发、高效配置,实现优势资源的最高价值。
在煤、焦、冶、电、建材等行业鼓励采用先进技术,加速工艺设备的更新换代,安装高温废气回收及余热发电、废水闭环处理等循环装置,加大废渣的综合利用率和废钢、废铜等的回收利用力度,全程实现清洁生产。坚持节能减排是核心,强力推进重点行业和领域节能工作,坚决关闭淘汰落后产能,实现火电行业废水“零排放”工程,所有新建和改扩建燃煤机组必须同步建设脱硫脱硝设施,大力削减大气污染物排放量,确保完全污染物排放总量控制任务。
坚持科研攻关是关键,在焦炉煤气制甲醇制烯烃,煤矸石发电,粉煤灰提取氧化铝、白炭黑,氧化铝到电解铝,到铝材、铝制品等方面有新的突破、大的突破,以求达到循环与转型与效益的同步提升。坚持政策支持是保障,把循环经济作为新产业、新项目的准入门槛,作为资源配置的优先领域,建立循环经济标准体系,使循环经济成为我省基本的经济形态和产业模式。
民生,根本还是民生
转型不仅要体现在经济实力提升和产业结构优化上,而且要体现在人民群众生活提高和生态环境改善上。“十二五”时期,山西要把提高群众的社会保障水平、收入水平、健康水平、科技教育水平作为民生工程的主攻方向。提高社会保障水平重点是加快构建覆盖城乡的社会保障体系,统筹做好就业、教育、医疗、社保等工作,加快棚户区和沉陷区治理,加大公共租赁住房、经济适用住房和农村危房改造力度,力争提前两年完成工矿棚户区改造任务,基本解放人均住房建筑面积13平方米以下城市低收入家庭住房问题和农村危房改造问题。
提高收入水平重点是农民增收,我们把农民收入翻番作为实现城乡居民收入翻番的关键工程,作为县乡工作的重中之重,特别是要做好领导干部包村工作,要求6000余名乡、县、市(厅)及省级领导干部每人包一个村,一包数年,使全省6000余个农民人均纯收入2600元以下的贫困村农民收入实现翻番。
提高健康水平重点是以建设绿化山西、气化山西、净化山西、健康山西为抓手,加大造林绿化步伐,深入推进市、县、重点镇及工业园区气化全覆盖,严格实行节能减排目标责任制,加强城乡环境综合治理,大力发展医疗卫生事业,深入开展爱国卫生运动。
提高科技教育水平重点是统筹发展,深入推进各级各类教育发展,实施中等职业教育全覆盖,加大对农民的教育培训力度,发展科普事业,提高全民文化科技素质,特别要让所有适龄的孩子都有学校可上,有技术可学。同时,在前两年农村实施“五个全覆盖”的基础上,再用两年时间,实现包括街巷硬化、便民连锁商店、文化体育场所、中等职业教育免费、养老保险在内的农村新的“五个全覆盖”。
首先要转型的是干部
领导干部的素质如何、能力如何、作风如何,直接影响到转型发展的水平和成效。山西以学习型党组织建设为抓手,把加强理论学习同研究解决转型发展中的重大问题突出问题紧密结合起来,掌握和运用新理念、新知识、新经验,提高战略思维、创新思维、辩证思维能力。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形成与转型跨越发展相适应的用人导向,抓住换届的契机,把那些在转型跨越发展上有真才实学、有突出业绩、有胆识魄力的优秀干部选拔到重要岗位上来,把各级领导班子建设成为坚强有力、奋发有为,能够积极主动富有成效地推进转型跨越发展的领导集体。
引深创先争优活动,引导基层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创科学发展之先、争富民强省之优、建转型跨越之功。大力弘扬党的优良传统和我省在革命、建设、改革各个时期创造的宝贵精神财富,加强作风纪律整顿,下大力气治庸治懒,树立为民情怀,多出利民之举。认真实施党员领导干部年度目标责任考核制,加强督查考核和结果运用,激励广大干部常思转型、常干转型、干成转型,在转型跨越的实践中成才成长、建功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