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如何保持权威度 学者吁改作风重求证
职业记者和媒体怎样在纷繁复杂的网络时代、信息社会占领主阵地?如何在变化多端的舆论场中保持权威度?这不仅考验新闻从业者去伪存真的专业素养,更考察他们面对新闻事件时是否仍能恪守规范的职业操守。
据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提供的最新数据显示,截至2011年6月底,中国网民规模达到4.85亿;微博等应用异军突起。随着网民规模和网络技术应用平台的日益扩大,诸多传统媒体和从业者迅速把视角投向了网络信息互动渠道,希望第一时间获得或发布新闻信息,不可否认,这一手段极大地提升了新闻的时效性,但也在一定程度上助推了假消息的传播。
部分传统媒体未经核实就擅自发布新闻信息,对假新闻的扩散也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网络曝光”、“造谣”、“辟谣”、“道歉”等一时间充斥耳目。评论指出,“以讹传讹,严重违背职业要求,应该引起从业者警醒”。
网民、公众充任“线人”,对职业记者而言是一把“双刃剑”,就像近视的人为了看得更远更多更清晰借用一副眼镜,这副眼镜可能是近视镜,但也有可能是花镜、墨镜甚至是哈哈镜,“这需要记者不断提升职业素养”,夏琼说,“客观、公正、全面、真实,这是记者的基本职业操守,网络时代更是如此”。
“受个人认知局限、社会意识形态、外界环境等方面的影响,记者务求客观真相其实是很难的,但还是可以做到相对把握。首先就是要做到客观全面地认知社会、掌握信息。”夏琼说。
“最重要的是作风问题,记者要保持良好的职业操守,要确立自己的从业理念、是非标准,对新闻线索的认知把握应审慎负责,要能冷静判断而非闻风就动,一切报道都要有取证过程。”夏琼强调,越是在复杂的信息环境越应该有质疑的精神,同时,还要避免被自有态度影响认知事实。
夏琼多次提出,做记者就要吃得了苦,“不能为了省事打几个电话问一问就以为这是事实是真相了,要到前线去挖掘去取证”。她说,真正做到深入贴近新闻发生的土壤才有可能碰触、发现客观真相。
记者节小资料
每年的11月8日是中国记者节。新中国成立之前,我国就有记者节。从1933年到1949年,每年的9月1日,新闻从业人员都举行各种仪式纪念这一节日。
1949年12月,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务院颁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中明确规定了“记者节”。但因为当时没有确定具体日期,因此长期以来我国新闻从业人员一直未过记者节。
1999年,国务院修订发布的《全国年节及纪念日放假办法》再一次明确列入了记者节。2000年,国务院正式批复同意把11月8日中国记协成立日确定为“记者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