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途不明也要回国,国家一穷二白也要回国,国家需要什么就做什么,这就是钱先生朴素的爱国主义情感。”郑哲敏说。
1955年10月8日,钱学森全家终于归国。
这一天,被很多人视作中国航天事业的发端之日。44岁的钱学森,从此伴随着零岁的中国航天,走上了艰辛的成长之路。
从海外回到中国,钱学森放弃的,不仅是优越的生活。
“父亲一生的兴趣和长处是科学理论的研究与创新,而不是工程实践。”钱永刚说,回国从事火箭和导弹工程的30年里,钱学森不得不告别他所挚爱的学术研究,担当起工程执行者的角色。
中国或许因此少了诺贝尔奖获得者,国家计划却得以驶入历史的航道。
这是一个世界级科学家面对国家使命做出的选择。
1956年10月,钱学森的同门师弟、著名力学家郭永怀刚刚踏上祖国土地的时刻,钱学森用一封欢迎信表达着自己的急切心情:“我们现在为力学忙,已经把你的大名向科学院管理处‘挂了号’,自然是到力学研究所来,快来,快来!”
钱学森回国了,一大批与钱学森一样爱国的科学家回国了。中国向科学进军的时代,开始了。
茫茫太空的中国高度,是钱学森留下的科学遗产
钱学森的卧室只有10多平方米。单人床正对面的老式书柜里,金黄色的神舟飞船模型是最为显眼的收藏。
这是中国载人航天工程总设计师王永志送给钱学森的礼物,也是钱学森最为钟爱的礼物。
中国航天的奠基人一抬头,即可望见这项事业的最新高度。
1955年10月10日,钱学森回国的第3天,《人民日报》刊登了“钱学森等回到广州”的消息。同时出现在这天报纸上的还有另外一则新闻——联大政治委员会讨论和平利用原子能问题。
对当时的中国人来说,“原子能”还是一个陌生的词汇。然而,仅仅几百天后,中国启动了导弹、原子弹和卫星等国防尖端技术的研制计划,后称“两弹一星”工程。
钱学森,就是导弹和卫星研制工程的科技负责人。
在西方世界“核讹诈”的背景下,百废待兴的新中国开始酝酿“上天”的战略。
1956年2月,钱学森向国务院提交《建立我国国防航空工业的意见书》,第一次系统地提出了发展我国航天技术的建议,为中国火箭和导弹技术的发展制定了重要的实施方案。
半年后,中国第一个火箭、导弹研究院——国防部第五研究院成立,钱学森出任院长。成立仪式一结束,钱学森向100多名大学毕业生开讲《导弹概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