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公开面试和专家组评定,南师附中2012年北大清华推荐生正式出炉:高三(15)班的朱妮成为北大推荐生;高三(16)班的时羽剑成为清华推荐生。他们的父亲与孩子们一同接受了媒体的采访。(11月23日《扬子晚报》)
因为对孩子平等温和,这两位爸爸被媒体称为“羊爸”;而“羊爸”的出现,很容易让人联想到自称把3个儿女“打”进北大的“狼爸”。尽管自己的教育方法饱受质疑,但“狼爸”仍坚称自己是天下最好的父亲。
也许在“狼爸”看来,只要孩子们能进北大,就表明他的教育方法是成功的;照此标准来看,“羊爸”无疑也是成功的。但作为成功的父亲,“狼爸”与“羊爸”孰优孰劣呢?
先来看“狼爸”。对“狼爸”来说,“打”是他的秘诀。他的孩子自从3岁起,挨打便成了家常便饭,最终被“打”进了北大。但问题在于,一个人在挨打的时候,内心会本能地产生愤怒与屈辱,若是这种情绪得不到及时的宣泄,便会郁积在心里,成为一生的阴影。这样“打”出来的子女的心理健康,颇令人担忧。另外,作为一种暴力,“打”具有强大的威力,足以使被打者恐惧不已,从而服服帖帖。就“狼爸”的子女而言,置身时常被打的环境下,他们一定对爸爸言听计从;表现在学习上,就是竭尽全力达到爸爸的要求。但需要追问的是,在此环境下长大的孩子,他们能够拥有独立的人格吗?未来在面对权威的时候,他们有勇气进行挑战吗?答案不容乐观。
再来看“羊爸”。与“狼爸”教育中的暴力与专制形成鲜明对比的,是“羊爸”的平等与尊重。时羽剑的爸爸时锦华说,他和儿子的关系就是平等的朋友关系,还常常被儿子称作“老兄”。“我从来不会对儿子发号施令,相反,我认为我们之间是相互学习的关系。”朱妮的爸爸说:“我们和孩子是非常平等的关系,交流得很多,就像朋友一样。”他还告诉记者,对孩子一定要有耐心,要尊重她。可想而知,在“羊爸”营造出的自由平等的家庭氛围中,孩子们的学习靠的是主动性和自觉性,更持久更有生命力。
当然,“兵无常势,水无常形”,教育同样如此,对于不同的孩子,理应采用不同的方法;但无论哪一种,都应当尊重孩子的人格与尊严,能让孩子的身心健康成长的教育,才能算得上成功的教育。就教育孩子而言,“羊爸”的成功更值得赞赏。(新华每日电讯孙曙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