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州升红月,天涯共此时”。昨晚,随着月全食的如约而至,自古被人形容为皎洁的月亮变成了神秘的暗红铜色。稍有遗憾的是,在红月亮现身的51分钟关键时段内,在北京的人们始终没能看见全部变为红色的圆月亮,在右下侧的半圆边际总是隐隐约约地可以观察到一些白色痕迹。北京天文馆的专家解释说,这主要是由于地球的大气是不均匀的,所以折射的红光也是不均匀的。
天文馆馆长
所到之处总“最亮”
昨晚,在北京天文馆的大院里,500多位市民共同度过了一个难忘的夜晚。虽然精彩时刻要从晚上8点45分开始,但7点多就不断有市民聚集在天文馆,开始排队争取机会用望远镜近距离“窥视”月全食。天文馆的大屏幕上实时播放着月亮的最新进展。随着红月亮的最佳观赏期为22点06分至57分,但一直到零点,人们还是不愿离去。
在人群中,北京天文馆馆长朱进无疑成为最忙的人,除了天上还在亮着的月亮,朱进所到之处总是“最亮”的,因为他一直在忙着为各电视台和网络频道做直播,灯光之处肯定是朱进在忙着接受采访。
记者见缝插针地和朱进聊了几句。本来特别想拍点月全食全程照片的他,恐怕是很难找到机会了。“现在大家对天文是越来越关注了,当然媒体的宣传作用很大。”朱进说,“这种重大天象来临的时候,就是让人们关注天文的最好时机。”
据了解,天文馆昨晚特地准备了4台望远镜供市民观测。还有的学生带着照相机在天文馆专家的指导下,跑到天文馆楼顶上拍月亮。另一路天文馆专家也带着学生到平谷拍片去了。天文馆的工作人员几乎全员出动。
天文爱好者
带装备享“路边天文”
昨晚,天文爱好者王其寒和丈夫早早地就背着装备来到天文馆。专业的天文望远镜支在地上很快就引来了不少人,“我在这台望远镜上看到的月亮比天文馆的似乎还清楚一些,轮廓看得特别清楚。”昨天晚上的几小时内,这个望远镜就接待了100多位“客人”。王女士说,带着望远镜来和其他爱好者一起,是一种“路边天文”的享受。
她从8岁开始就喜欢天文,本来女儿也要和他们一块来,但复习高考只好舍弃。她还曾追过太阳,“2009年我从北京跑到杭州,但下雨说是看不到了,我又跑到重庆,最终见到了心仪已久的日全食”。
结伴母子
为孩子普及天文知识
在昨天的人群中,“情侣档”和“家长带小孩”是最常见的两类。在望远镜观测活动区的出口,郝先生正牵着女友的手走出来。“你们是为了寻找浪漫吗?”对于这样的问题,小伙子笑笑说,“没有啦,我是天文爱好者,今天带她来科普一下。”女朋友则搭话说,“是的,我就是来凑个热闹。”
今年小学二年级的刘益彰是妈妈领着来的,“来这儿看逼真一点吧。”小男孩说。妈妈说,之所以这么冷的天还带着孩子来,主要是觉得男孩子天文地理总应该懂一点,现在有个印象,以后学的时候总能学得好一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