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中国社科院发布2012年社会蓝皮书。蓝皮书指出,2011年是中国城市化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一年。因为在这一年,城镇人口占总人口的比重将首次超过50%,中国从一个具有几千年农业文明历史的农民大国,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的新成长阶段。这种变化不是一个简单的城镇人口百分比的变化,它意味着人们的生产方式、职业结构、消费行为、生活方式、价值观念都将发生极其深刻的变化。
半城市化现象已经凸显
蓝皮书指出,我国的城市化取得了飞速的发展,但户籍制度改革滞后导致的“半城市化”现象已经凸显。那些工作和居住在城镇中的农业户籍者被称为“半城市化人口”。他们难以像本地的非农户口居民那样分享到城市化带来的城镇居民的社会待遇,半城市化人口享受各类社会保障的比例明显低于全城市化人口。比如他们的养老保险享有率不足全城市化人口的一半。
六成进城者受分离之痛
蓝皮书分析农村劳动力全家迁往城镇的情况后指出,在有家庭成员进城务工的农村劳动力家庭中,全家均迁移到城镇居住的占39.8%,而部分家庭成员在城镇居住的占60.2%,这意味着超六成农村外出务工劳动力面临着家庭成员分离的痛苦。
换句话说,我们现在见到进城务工的务工家庭大概有60%或者是夫妻不在一起,或者是夫妻和子女不在一起。
参与建设却未享城市化
蓝皮书认为,以家庭成员分离为代价的农村劳动力个人向城镇的流动,无法维持实质意义上的城市化。以部分农村劳动力流入替代另一部分农村劳动力的回流,在总体上保持了城市化率的增长,但对于务工农村劳动力而言,他们只是参与了城市化建设,而未能分享城市化成果。而就业因素则突出了目前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初级、快速、高流动性特点。
调查发现
近两成城市人不愿“找”农村人
社科院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城乡居民之间存在着显著的社会距离,这种距离导致外来人口不能完全实现社会融入。调查显示,“城里人”的社会排斥心理成为拉开这种距离的重要原因。北京、上海、广州、深圳、汕头这五个流动人口比重较大的城市中,高达四成的城市居民认为,在谈论是否允许农村人进城务工这一问题时,应考虑到城市有限的就业资源,并应该把是否有足够的工作岗位作为是不是可以让农村人进城务工的先决条件之一。
调查还显示,近两成的城市居民明确不愿意与农村人成为“亲家”。这种现象说明,尽管日常交往中已经不再有因为城乡身份差别而造成的社会交往偏好,但涉及建立深层次的社会关系时,社会歧视仍然存在。这些因素造成了半城市化人口对流入地缺乏归属感。
其他热点
“拼爹”影响毕业生收入
面对就业压力,有观点认为要找到一份好工作取决于家庭背景,尤其是父母的社会关系,正所谓“拼爹”。但对调查数据分析显示,包括父亲的职业地位、父母的文化水平和月收入在内的家庭背景因素,对于子女在毕业后获得的第一份工作、寻找的时间以及失业的可能性都没有太大影响,但对毕业生的收入水平却有很大影响。数据分析显示,父母的文化水平和月收入水平越高,毕业生第一份工作的月收入也越高。
“贪腐”关注度上升最多
今年与2006年、2008年度调查结果相比,可以发现这样的趋势:对民生问题的关注度虽然一直保持在高位,但认为它是最为严重的社会问题的比例却明显下降。
虽然“物价上涨”、“看病难看病贵”和“收入差距过大,贫富分化”今年仍居公众最关注问题前三位,但公众认为这些问题的严重程度有所下降。不过公众对“贪污腐败”问题的关注度明显上升,由2008年的19.4%升至今年的29.3%。
微博时代需“统一战线”
微博用户已突破两亿个,蓝皮书指出,网络媒体越来越发达的“大众麦克风”时代,公众的话语权实现了空前的普及。2011年的互联网舆情,触及了现阶段资源配置、利益分配、廉政、城乡融合、民众政治参与等社会深层问题。蓝皮书建议政府有关部门在这个时代,要习惯与一个对公共治理“指手画脚”“说三道四”的“新意见阶层”共处,构建“网上统一战线”,借助互联网改进公共治理,撬动民间社会,促进官民沟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