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全市50个重点村建设进入最后冲刺阶段,通州区传来喜讯——北神树等四个重点村建设任务全部完成,66万平方米安置楼投入使用,近六千名农民喜迁新居。昨天上午,市委书记刘淇来到次渠定向安置房项目调查研究。他走进住户家中,与村民亲切交谈,送去了对他们乔迁新居的祝贺,并在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现场会上,为村民代表发放新居钥匙,与村民共享乔迁喜悦。刘淇指出,要再接再厉,坚决打好重点村建设这场硬仗,确保如期、高质量地完成这项造福群众的惠民工程,让广大群众更好地享受到城乡结合部建设带来的实惠。市委副书记、市长郭金龙一同调研并出席现场会。
次渠定向安置房项目(北神树村回迁安置小区)位于通州区台湖镇,是通州区探索重点村“先建后拆”模式的示范项目之一。刘淇、郭金龙在选房中心,通过一张张图片、一组组说明,详细了解了北神树村城市化变迁历程。在这一进程中,通州区特别注重统筹谋划重点村建设与转移就业等工作。农民转居后,全面接轨城市社保体系,一般超转人员每月可领取1130元,并逐年递增。劳动力退休后享受国家正式职工退休待遇,每月最少可领取1400元。刘淇对此给予高度肯定。
随后,刘淇等市领导走进回迁户杨如意家中。108平方米的新居刚刚装修完,十分温馨。刘淇和杨如意坐在一起,亲切交谈起来。杨如意满面春风地告诉市领导,得益于重点村建设,全家分了两套两居室,大大改善了居住条件,真是感谢党和政府!“看来你对现在的住房挺满意。”刘淇笑着说。“不是挺满意,是特满意,从没想到能过上这么好的生活。”杨如意快人快语。一席话,引起大家一阵会意的笑声。新居宽敞明亮,透射出浓郁的新生活气息。“参观一下你的新居好吗?”刘淇笑着问。“好啊!”杨如意高兴地带着市领导逐屋参观。
对门是杨如意的另一套新居。这套中式装修风格的房子,住着她的婆婆杨柳荣。一进门,刘淇高兴地向老人家问好。“我好着呢,我都80多岁了,没想到这辈子能住上楼房,更没想到能这么快就住上了楼房。”老太太乔迁新居的喜悦之情溢于言表。的确,两年前,重点村建设虽然有规划布局、有建设标准、有施工方案,但最终是什么样,大家心中一直忐忑。可仅两年时间,北神树村就给出了答案,这个速度确实出人意料。当得知杨如意把阳面的大房间让给婆婆,自己和丈夫住在朝北的屋子,刘淇夸赞杨如意孝顺、厚德,说,看到你们过得好,我们就高兴!祝你们家庭和美,日子越过越好!刘淇、郭金龙还愉快地答应了杨如意一家的要求,与他们合影留念。通州区在重点村建设中,始终坚持维护群众利益的政策取向,赢得了村民的真心拥护和支持,也树立了党和政府的良好形象。安置房建成后,大家主动要求把“知党恩、听党话、跟党走”几个大字镌刻在红色楼房外墙上,以表达对党和政府的感激之情。阳光照射下,金黄色的大字格外耀眼。听说市领导来了,回迁村民们自发围拢过来,用掌声欢迎市领导,表达乔迁新居的喜悦。
随后,北京市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现场会在定向安置房项目配套工程——台湖镇中心小学体育馆召开。通州区负责人汇报了重点村建设情况。市委常委、统战部部长牛有成总结了全市城乡结合部重点村建设工作。目前,全市50个重点村中,已有38个完成拆迁,12个正在拆迁;36个村启动回迁安置楼建设,都在按照动迁后两年左右时间回迁目标加紧工作,已经建成114.1万平方米,511.8万平方米正在施工,有7个村陆续回迁。其中,通州区在重点村建设中,创造了变“先拆后建”为“先建后拆”的新模式,树立了重点村建设、城乡一体化、新时期群众工作的新标杆,把农民塑造成为利益主体、责任主体和市场主体,让列入全市50个重点村的4个村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为此,市委市政府对通州给予表彰。
在现场会上,53岁的北神树村村民代表李月平激动地说,我已经在这个村生活了大半辈子。这两年,从又脏又乱又不安全的旧村,住进了整洁、漂亮、设施样样都有的新社区,一下子从平房搬上了楼房,这是我们做梦都不敢想的事儿。她坦言,起初听说村里要拆迁,心里没底,不敢签字,担心政策会变,先签约的人吃亏。经过村里反复做工作,终于想通了,头一拨签了约。现在看来,先签约太对了。她由衷地说:“我一间房没多盖,最后拿到的补偿一点也不少,老实人没吃亏。听政府的话真的没错!”
在欢快的乐曲声中,刘淇、郭金龙为村民代表发放了回迁安置房钥匙、社保证件和股权证书。这已经是刘淇第三次来到这里调查研究了。早在2010年底,刘淇第一次到这里察看项目建设情况时,就表示:等到安置楼建好后,一定给回迁户发新房钥匙。
市领导李士祥、陈刚、夏占义,市政府秘书长孙康林一同调研并出席现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