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华社信箱·十七届六中全会《决定》解读)为什么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
新华网北京12月28日电文化产业结构是指文化经济资源的存量构成和比例关系,决定着文化产业的发展质量和水平。《决定》提出,要“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这对于解决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矛盾和问题,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为人民群众提供健康向上、丰富多彩的精神文化产品,具有十分重要的作用。
第一,结构不合理是我国文化产业发展面临的突出问题。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快速发展,文化产业增加值在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比重逐步提高。但文化产业发展仍面临一系列不平衡、不协调、不可持续的问题,其重要原因之一是产业结构不合理,主要表现:一是规模结构偏小,集中度低。我国文化企业规模普遍偏小,规模以上的企业屈指可数,经济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均较弱,知名文化品牌较少,缺乏市场竞争力。二是区域发展不平衡。总体来看,我国区域文化产业发展格局与区域经济发展基本相同,呈现东高西低的不平衡发展态势。从文化产业单位和从业人员数量的地区分布看,东部地区占全国的2/3左右;从增加值看,东部占3/4左右。部分地区还存在发展思路单一、产业结构雷同的问题。三是产业技术层次偏低。我国运用现代高科技手段开发文化资源、改造传统文化产业、创新文化表现形式的能力较弱,文化产业与数字网络技术融合不够,新兴产业发展不快,导致低技术含量文化产业比重偏大,文化产业增加值率不高。四是文化产业生产结构与市场需求结构不适应。由于原创能力不足、优秀创意少以及技术手段不足,文化产业向市场提供的能够得到广泛认同的精品力作和拳头产品不多,而且,质优价廉的大众文化产品也不能满足需求。
第二,调整文化产业结构是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的必然要求。发展文化产业是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加快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增强中华文化竞争力的重要举措。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对于提高文化产业发展质量和效益,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具有决定性意义。一是调整文化产业规模结构,提高集约化经营程度,将加快文化产业从单纯依赖数量、规模扩张的粗放型增长方式向更多依靠质量、效益提高的集约型发展方式转变,形成一批实力雄厚、具有较强竞争力和影响力的大型文化企业和企业集团。二是充分利用先进技术和现代生产方式,提升文化产业技术结构,将促进传统文化生产和传播模式改造,推进产业升级,延伸产业链,拓展新型文化产品和服务,提高文化产业整体技术水平和竞争实力。三是优化文化产业组织结构,支持“专、精、特、新”中小文化企业发展,将形成富有活力的优势企业群体和协作配套体系,提高产业整体效益。四是适应文化市场需求结构变化,调整文化产业行业结构、产品结构、价格结构,将形成新的经济增长点和消费热点,不断为文化产业发展开辟新的空间。五是优化文化产业区域结构,促进文化经济资源在全国合理配置,将形成东中西部优势互补、良性互动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
第三,贯彻落实《决定》精神,大力推进文化产业结构调整。按照构建结构合理、门类齐全、科技含量高、富有创意、竞争力强的现代文化产业体系的要求,积极调整优化文化产业结构。要改造提升传统文化产业,加快发展新兴文化产业,鼓励企业兼并重组,培育产业集群,构建区域文化产业集聚优势,推出适销对路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着力打造知名品牌,促进文化产业又好又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