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广网北京1月3日消息 据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报道,今年1月1号起,中央各部门及所属行政事业单位工作人员在出差的时候,钱包里必须要多带一张卡了。这就是由财政部推出的公务卡。
按照财政部规定,在支付公务接待费、公车运行维护费等16项费用时,必须使用公务卡。毫无疑问,这项政策的推出,一个很重要的目的就是为了堵住腐败的漏洞。
与现金结算的不透明、不便利相比,公务卡消费是否便捷?能否堵住腐败的漏洞呢?
北京谢先生的钱包里就有一张很多人还不太熟悉的公务卡,这是早在4年前,财政部刚推行公务卡的时候,他就拥有并且一直在用的一张卡。这张卡对经常要出差的他来说,确实方便不少。
谢先生:首先它很方便,所有的公务开支都不用现金来付,刷卡就可以,这样避免我们出差的时候携带大量现金。以前没有公务卡的时候大家出差都要借现金,1万、2万都要随时携带,很不方便,而且危险也很高。第二,可以提高工作效率,报销的时候,我们只要刷一下卡就可以了,不要再反复的清点核算,由财务部门直接去还款。
但这张小小的公务卡同样也给谢先生的工作带来一些烦扰。
谢先生:以前在大城市还好一点,到了西部一些偏远的地区或者一些县,没有刷卡机无法刷卡。第二个,它的定点饭店很少,我们安排住宿就很困难。第三,有一些饭店留的房间比较少,有的时候它没有房间我们没法住。还有一个问题,每个人的公务卡有一个限额,像我们一般都是5万,但有的时候碰到有大笔结算的时候,可能额度就不够。如果我自己再去申请额度,又给个人增加了风险,一旦卡丢了,所有的风险就由我个人来承担了。
谢先生盼望着财务部门能够尽快对公务卡的使用加以改进,可以使公务卡在更多地方有用武之地。2012年1月1号起,公务卡列入了强制结算项目,很多人最关心的是,它究竟能在多大程度上规避现金结算带来的一些公务消费的腐败漏洞?经济学家马光远现在就开始担心,薄薄的公务卡目前看来并不万能。
马光远:每一项费用一方面有支出方,一方面有收入方,如果支出和收入方在整个的路径上面做变通,这样的制度本身会形同虚设。比如公务招待,如果强制要求它用公款结算,它有别的处境。比如弄发票的时候弄别的发票,再比如让别的单位去给它买单,我想这样的情况会很多。
清华大学廉政与治理研究中心副主任任建明认为,要堵住公务卡存在的漏洞,改善发票报销制度势在必行。
任建明:要办成透明发票,比如说会议的报销,要求必须有详细的清单,你到底使用了多少会议室,到底有多少人,住了多少房间,可以追查他用的会议房间是不是过高,是不是根本没有那么多人,漏洞才可以知道。
马光远认为,要使公务卡发挥遏制公务消费腐败的作用,就一定不能缺少必要的评估,相关部门要及时地发现漏洞,并为漏洞尽快打上安全“补丁”。
马光远:比如说一旦违反怎么办,谁来保证执行,财政部门是不是对这个制度的执行情况做一个评估,告诉我们制度完成的怎么样,有哪些没有完成的,在明年怎么样改进。如果公共政策的制定每年都能够检讨自己,每年都能够对自己的漏洞打很多的补丁,我想即使一个小的制度,它也能够起到很大的作用。
清华大学公共管理学院教授丁兆林建议,推行公务卡制度,还需要在监管上加强措施。
丁兆林:他怎么预算怎么花,这没有任何外部的机构或者监督的体系,很难做到自我监督,它没有引入外部的监督机构,比如人大或者是其他的监督机构,然后聘请专业的审计机构进行审计,由监督部门对审计报告进行评估,这样能起到真正的监督作用。
公务卡最终能否发挥遏制腐败的功能呢?马光远说,如果相关部门能在公开上下足工夫,小小的公务卡,威力不会小。
马光远:最根本的还是要在公共支出预算的公开方面下工夫,这是一个方向,这个方向本身是别的小制度方面的修改不能替代的。我们现在到一些乡去考察就会看到,它花的每一笔钱都在村务公开的栏子里面,大家都很明白都能看清楚,我们的预算公开水平如果达到这个程度,你根本就没有必要要求它怎么样。
尽管公务卡还有这样那样的不完善的地方,随着制度的推行,这些缺憾会逐步得到弥补。不过,我们不能把预防腐败的所有希望都寄托在一张小卡上,实行“阳光预算”才是关键,让收入和支出更加公开透明,广泛接受监督。因为,阳光才是最好的防腐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