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陕北轩辕黄帝陵祭祖,来关中民俗博物院寻根”,在西安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的宣传册上,印着这样两句话。4月4日,第七届全国网络媒体陕西行的记者们在参加了轩辕黄帝陵公祭典礼之后,便冒着清明节的淅沥小雨来到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
在该博物院的门口,竖立着“故国寻根”四个大字,这阐明了创始人王勇超先生创办博物院的初衷。为了抢救保护、收藏、研究关中地区民俗文化,王勇超先生历经20多年,创办了这座以民俗命名的博物院,较完整地将民俗文化展示给世界和后人。
关中民俗文化艺术院坐落于秦岭终南山世界地质公园中心带、著名隋唐佛教圣地南五台山脚下,占地500亩。整体建筑风格呈现明、清园林风格,古朴典雅,气势恢宏。
自上世纪八十年代中后期以来,关中民俗艺术博物院已收集、抢救和保护周、秦、汉、唐以来的历代石雕、木雕、砖雕、关中古民居和群众生产、生活、习俗、风情等各类遗物、名人字画共33600余件(套),征集保护了40院近千间明清古民居,收集整理了大批地方戏曲、工艺作坊、礼仪俗规等非物质文化遗产,形成了民间艺术、关中民居、民俗风情、名人字画四大系列共九个类别的藏品规模。
这些藏品从不同层面集中地反映了关中地区各族人民在不同历史时期的艺术、审美、劳动、居住、习俗、风情等民俗历史风貌,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来多民族生存和文化交流融合的历史见证。
被誉为“地上兵马俑”的8600多根精美的拴马桩引人注目,精美的石雕工艺极大地丰富了我国民间石刻艺术宝库,为中华民族文化遗产增添了重要内容。
定格逝去的历史,重温岁月的声音。踏着细雨中的青石板路,仿佛穿越时空置身旧时代,那一笔一画,勾勒着世间百态,那一砖一瓦,铭刻着历史沧桑;那一石一柱,述说着文化传奇。
鸟语花香,莺歌燕舞。恢弘壮观、错落有致的古代民居一条街,每一处都似一幅画中景,让大家啧啧称赞,置身这里不愿离去,有人抱怨时间太短,有人随后应和:留点念想嘛,以后再来。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