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俄罗斯将如何发展?
2018年03月16日 17:55:38 来源:

  冯绍雷

  3月18日作为2018年俄罗斯大选投票日已近在眼前,大选结果并没有太多悬念,普京当选连任几成定局。但是,如何从这场大选涉及的深层进程来观察俄罗斯——中国最大友邦的未来发展前景,还是一个值得关注的问题。本期论坛特请专家对此作一分析。

  1

  年轻选民已经成为

  支持普京有生力量

  问:根据俄罗斯民调机构3月1日发布的最新民调结果,普京作为总统候选人的支持率高达70%,远远领先于其他候选人。普京的高支持率能否持久?

  答:多年以来,特别是自四年前的乌克兰危机以来,普京一直享有居高不下的民意支持。现代世界政治历史上很少有这样一位大国总统,在那么长时间里能够保持80%左右的民意支持。但是,这样的民意支持能够保持多久?俄罗斯人的政治审美是否会发生变化?

  关键在于俄罗斯年轻一代的取向。就在3月9日,美国《华盛顿邮报》刊登一篇题为《普京一代:年轻俄罗斯人已经成为普京最大的粉丝》的长篇报道,详细介绍俄罗斯年轻一代对本次大选的基本态度。作者认为,20岁左右的俄罗斯年轻一代并非不知道本国媒体受到监控,但他们还是毫不犹豫地会参加总统选举。从西方观点来看,这些年轻人持有自由主义价值观念,却坚决支持普京。这种背反现象存活于这个世界本身的矛盾之中,这就足以解释他们何以对普京表示支持。

  显然,俄罗斯年轻人并没有太多普京时代之前的历史记忆,但是他们不愿意回到苏联的封闭时代,也不愿意回到上世纪90年代的混乱局面,看来这是支持普京的最大政治动因。在这批年轻人眼中,也只有普京才能够对付来自美国的巨大压力。

  值得注意的是,按照2017年12月的俄罗斯列瓦达民调,首先,与普京在民众中81%的总体支持率相比,18到24岁年轻人对普京的支持率高达86%;其次,在回答俄罗斯目前是否具有正确的政治发展方向这一问题时,56%民众持肯定态度,而18到24岁年轻人中持肯定态度的高达61%。可见,年轻选民已经成为支持普京的生力军。

  2015年,俄罗斯著名智库瓦尔代俱乐部曾提供过一份对当时20到30岁年轻精英政治取向的深度民调。制作这份民调的目的,显然旨在考察未来二三十年成为俄罗斯国家栋梁的这一部分群体的政治意向。报告的结论是:三分之一的年轻精英趋向于技术治国,三分之一趋向于威权主义,最后三分之一趋向于西方自由民主体制。鉴于前两者立场的相似性,可以认为,对普京政治路线的支持度,也即前两者的相加,超过60%。去年年底,俄罗斯著名战略学家谢尔盖·卡拉加诺夫亲口告诉笔者,据他的观察,这一部分支持率“even more”——比过去还要多。

  显然,上述《华盛顿邮报》的长篇报道、列瓦达的民调、瓦尔代对年轻精英的研究报告以及卡拉加诺夫的观察,几种信息的结论基本互相吻合。

  引用上述媒体数据来观察普京支持率,也许,还必需对这些数据本身的可靠程度做进一步的考察。

  首先,笔者印象非常深刻的一件事是:2003年普京上任后首访美国,在哥伦比亚大学做了一场讲演。有人问道,为何全俄舆论调查中心这样一个以前的独立机构,现在却驻有了政府的代表?普京当场就直截了当地痛快回应:“尊敬的同事们,全俄舆论研究中心——这是一个国家组织。”这时,听惯了对此含糊其辞解释的美国学者们顿时眼睛一亮,全场活跃。

  普京继续说道:“因为全俄舆论调查中心的工作人员不想搞私有化,他们说:把我们留在政府机构的框架里吧,我们想得到稳定的工资,而且还能够在别的什么地方再多挣些钱。”普京的直话直说,不光使得全场听众有了一个非常明白的结论,而且坦诚指明这一机构的国家组织性质,反倒便于人们对既有的信息价值作出客观估量和选择。

  另外一个值得补充的事实是,瓦尔代俱乐部关于俄罗斯年轻精英政治取向的民调报告,最主要的项目领衔人是美国密歇根大学的一位民调专家。他上世纪90年代到俄罗斯,继续沿用在美国的信息研究分析方法——为加强民调的客观权威性,主张第三方主持。显然,这位美国民调专家为对自己的学术声誉负责,也不能草率从事。

  此外,眼下任何前往莫斯科和圣彼得堡访问旅行的人,每到一处比较像样的宾馆,一进入大堂,首先可以看到的就是几乎无处不在的反对派立场的《莫斯科时报》。这份由不少西方人士、特别是美国人编撰执笔的英文报纸,刊登着来自反对派立场的各种报道和评论,包括指名道姓、甚至是对普京的批评。很难不予承认,这是政府立场之外的反差极大的另一种舆论。所以,实事求是地说,俄罗斯还是存在着多样的话语生态。

  2

  经济面临巨大挑战

  正在发生积极变化

  问:在普京新任期内,俄罗斯经济是否能够改善?

  答:普京3月1日在国情咨文中提出:未来六年俄罗斯经济增速应当超过世界经济平均增速,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俄罗斯经济要稳居世界前五;未来六年俄罗斯非原材料、非能源产品出口应当翻一番;到本世纪20年代中期使俄罗斯人均国内生产总值比现在提高50%;力求未来六年将贫困率减半。同时,普京坦陈:俄罗斯人民生活质量和福利未达到应有水平,在利用科技改善经济、基础设施和国家管理方面存在严峻挑战。

  对俄罗斯经济面临困难的讨论不在少数,笔者认为,关键在于从哪一个角度来观察俄罗斯经济的当下和未来走向。

  第一,对于疆域如此辽阔、自然历史条件如此多样复杂的俄罗斯而言,恐怕不能够以一般“自由贸易”作为标准来衡量经济水平。比如,对浩大的管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工程的巨额投入,对巨量战略性资源的管控,包括对广大经济空间的安全保障,政府调控必不可免。因此,与生俱来的国家对经济的主导性,在相当长时期内不会消失。这是导致俄罗斯与很多市场经济国家不一样的一个基本方面。

  但是,这完全不等于对市场机制的排斥。乌克兰危机最为艰难之时,西方制裁、国际能源跌价和卢布跳水同时向俄罗斯逼来,当时普京力排众议,坚定支持俄罗斯央行紧锁银根,坚持不向十分困难的企业大幅放贷,终于避免了非常可能出现的可怕通胀,保持了比较准确的价格信号,尤其是为今天重新运用杠杆启动发展留出了较好的空间。普京这一选择,实际上受到持自由主义立场的经济学家的广泛支持。

  第二,在运用一般宏观经济标准来衡量俄罗斯经济,关注其诸多难以解决的问题的同时,还必须看到一系列权威国际经济组织对俄罗斯经济运行正在好转的客观评价。

  2011年、2012年世界银行对各国营商环境的排行榜中,俄罗斯分别名列第124和第120位,普京曾一度引以为耻。经过5年努力,2017年俄罗斯同一指标的排名已经跃升到第40位。达沃斯论坛2017到2018年度的经济竞争力排名,俄罗斯居第38位,虽然不属前茅,但远在波兰、印度、意大利等一般印象良好的国家之前。而惠誉国际评级机构上个月刚刚将俄罗斯宏观经济长期发展的评估提升为“正面”,理由是通胀、债务、储备等各项指标都运行良好。

  第三,经过70年高度集权计划体制和上世纪90年代休克疗法带来的震荡,俄罗斯的康复需要时间。尤其是能源依附模式成为痼疾,需要较长时间的酝酿改革,俄罗斯精英一再有言,没有十年以上的准备不能妄谈对此改革。

  但即使在这一领域也并不是没有进步,从最新统计来看,2014年俄罗斯原油和天然气部门占财政收入比例为51.3%,2017年下降到39%左右。普京预言,到2020年将下降到三分之一。虽然有制裁背景下国内产业进口替代所起作用,但俄罗斯对能源的依附连续多年逐步改善仍是事实。

  从这一视角看,在关注俄罗斯经济面临的巨大挑战的同时,还必须看到正在积极变化的另一面。

  3

  与西方因地缘对抗

  不会重走冷战老路

  问:因为西方国家对俄罗斯实施制裁,俄罗斯与西方的关系长期紧张,在普京新任期内这一关系能否得到缓和?

  答:大选前夕的3月1日,普京发布2018年国情咨文之时,前所未有地以特大屏幕展示俄罗斯最新式军事装备。普京如数家珍地一一详尽介绍,在场俄罗斯精英全体起立、多次发出雷鸣般掌声的景象,令人难忘。如何看待这一幕,究竟是俄罗斯决心与西方全面对抗、重入冷战旧辙,还是另有用意?其中的几则背景值得一提。

  首先,不可忽视俄罗斯借此表达捍卫国家主权、国家尊严和领土完整的坚定决心。无论19世纪的拿破仑还是20世纪的希特勒,在莫斯科城下都曾惨遭失败的厄运,始终是激励俄罗斯人斗志的历史记忆。

  其次也要看到,俄罗斯目前整个军事开支不及美国的十分之一,美国仅用以研发新型装备的费用就高于俄罗斯的全部军事开支。在俄罗斯遭受西方连续制裁,并转向发展经济的国家战略目标的情况下,已经可见近年俄罗斯军事开支连年下降。所以,即使以武力抗争,俄罗斯强调的是“以智能胜数量”、“以特长胜规模”。言下之意,俄罗斯自有对抗能力,但是不必、也没有可能重走冷战老路。

  在俄罗斯与西方抗衡中一向受人关注的俄罗斯前外长伊戈尔·伊万诺夫曾专门撰文指出:俄罗斯最新武器的展示恰恰不是表示要重回对抗,而是俄罗斯“伸出的橄榄枝”。

  据笔者多年来的面对面观察,普京即使每次对美国尖锐批评之后,还是总要表示“并不忘怀战争年代美苏盟友间的友谊”。看来,“以攻为守”仍然是俄罗斯驾轻就熟的应对之道。

  值得注意的,倒是旧日的意识形态之争,是否还同往年一般会刺激对抗态势?

  近年在俄罗斯的瓦尔代论坛上,笔者亲耳听到普京这样表述:“在我看来,当今时代的意识形态之争,远远比不上地缘政治竞争的激烈深刻。”就意识形态而言,普京对苏联体制有深刻批判,但同时也看透了西方制度目前的深重危机。虽然观念形态的较量依然存在,但已经远不是西方所恪守的意识形态教条之争。

  俄罗斯雄踞欧亚大陆,美国远居海外安全岛,前者因大陆地理条件的连续性,最看重周边的稳定,而后者凭借地理条件隔离的优势,更关注如何撬动大陆各种力量间的均衡以求自保。看来,这样一种海陆地缘政治特性的差异,会持久作用于俄罗斯与美国之间的对峙和抗衡。

  当然,任何地理历史条件不会命中注定地导致对抗,俄罗斯借助东西方文明接合部的特殊地位,以求维护大国地位的期望,并非没有和平实现的可能。

  4

  培养年轻干部队伍

  政治更替不会落俗

  问:普京模式是否后继有人?他会选择谁作为总理与他搭档执政?

  答:普京不太愿意使用“培养政治接班人”这样的提法,在他看来,需要培养和造就的是整个一代富有创造和献身精神的新社会阶层。

  从俄罗斯目前起用的大量年轻干部来看,用人范围已经远不再仅仅限于普京本人多年熟识的故旧,擢拔的人选中既有来自上世纪90年代的自由派营垒中人,也有近年来为实施普京路线打拼的忠实追随者,更有富于地方和部门多方面管理经验的专业人才。实际上,从第三个总统任期开始,普京已经高度关注这样一支干部队伍的形成。

  大选前夕,将有何人来辅佐普京执政的问题,特别是总理人选,自然倍受瞩目。除了梅德韦杰夫依然是多年来在俄罗斯政治家排行榜中位居第二的人物之外,俄罗斯央行行长那比乌林娜、莫斯科市长索布亚宁、总统办公厅主任瓦伊诺等人都倍受热议。

  一般而言,强人之后的任何政治更替,都不会那么轻而易举。但是,在俄罗斯上下多年精心考量之下的政治安排,既会高度关注国家的长远发展和运行的稳健有效,但也一如既往地不会落入俗套。

标签: 责任编辑:吴盈秋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