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正文
方克定:国土空间利用40年回顾与展望
2018年12月17日 21:04:32 来源:中国自然资源报

  4. 站在新起点上,眺望生态经济的新蓝图

  站在新的改革起点上,社会主义新时代要求国土空间利用结合实际重新审视与谋划:

  融合“两种文化”

  英国物理学家C·P·斯诺提出“两种文化”命题: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而中国传统文化重在人文文化。一方面,我国的“山水文化”作为“国土文化”的重要分支,正是以人文文化为基础。另一方面,属于人文文化的“乡愁文化”在我国情景合一、源远流长。新时代“乡愁文化”给予国人的精神力量,充实了“美丽国土”的乡土内涵。

  在世界文化与自然遗产领域,泰山等四大名山首创的“双重遗产”新模式,体现了“两种文化”的融合。在更高的层面上,两种文化的汇通融合,现在有两重有利背景:一是生态经济和生态文明建设,二是海洋经济和海洋强国建设。

  在生态经济条件下,生态系统是一套“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生态经济(ECO) 是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自然生态与人工生态高度统一和可持续发展的经济,为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融合创造了条件。例如:贵州省作为西部首个生态文明试验区,将“大生态”战略作为全省发展的主战略,正在走一条机制活、产业优、群众富、生态美的绿色发展新路。贵安新区作为唯一承担生态文明示范区战略使命的国家级新区,坚持高端化、绿色化、集约化发展,精心做好“全域生态化、全域景观化”。人工化和自然化将在生态经济发展中建立新平衡,人文文化与科学文化的融合也将有希望。

  同时,本世纪建设海洋强国的战略,也为促进文化创意与繁荣开创了契机。

  协调“两个自然”

  在融合“两种文化”的同时,我们还应协调“两个自然”。

  钱学森先生说过“人离开自然又要返回自然”,这两个“自然”都指的是“第一自然”。相对于未经人类改造的“第一自然”,经过人类改造的自然被称为“第二自然”或“人化自然”。人类尊重“第一自然”、慎对“第二自然”才能与自然和谐相处。

  例如:美国始建于1872年的黄石国家公园,园中完全保留原生态,历经百余年发展,现在享有全球美誉。1898年德国首创“近自然林业”的人工林,获得成功,其核心是以一种理解和尊重自然的态度来经营森林;湖南、贵州、广东等省近年予以效仿,效益可嘉。

  我国作为历来人口第一大国和未间断的文明古国,东中部充斥“第二自然”:青藏雪域高原和新疆干旱区大漠人烟稀少,“第一自然”得以部分保存,是少数“两种自然”并存的国家之一。这是我国的“不平衡不充分发展”在国土空间上的投影和反射。

  对残存的“第一自然”,如青海可可西里、西藏羌塘、新疆阿尔金山交界处的无人区,我们要尽力保护,为“第二自然”提供比照。

  今后,开辟“第二自然”不能盲目粗放,要先立足“第一自然”,精心谋划建设,与“第一自然”相协调,前述60多个获得菲迪克奖的项目可为参照。设施农业也是“第二自然”的典型产业,我国到改革开放第一阶段才刚起步。40年来,逐步走上适应国情的发展道路。农业部门规划到2020年,全国设施农业经营面积7500万亩,约占世界设施农业总面积的80%~90%。跨第一、二产业的植物工厂,国内始于“十一五”,到“十二五”“十三五”又有新发展。2014年,中科院植物所与福建三安集团共建植物工厂;2016年安溪县湖头镇建成全球单体最大的植物工厂,不需要阳光、土壤,靠LED光源和特制营养液生长并实行智能监测管理,现已培育出多个品种的蔬菜。植物工厂作为“第二自然”的精品,将在国内特大城市逐步发展,可根据群众需求,生产高端蔬菜、水果、保健品、中药材等功能性农产品。而对过度改造的“第二自然”,则要有序清退,如退耕还林、还草、还湖。

  我国以“山水国土”见长,又有“山水文化”传统,在生态文明建设中回归“自然山水”是最佳选择。例如:云南哀牢山上的哈尼梯田既维系梯田叠序又保护山林和水系,被誉为“雕塑在大地上的山水画”,同时入选世界文化遗产和全球重要农业文化遗产。这两类遗产虽然都是“第二自然”,实际上与“第一自然”融为一体。

  重视“深(层)生态学”

  相对于传统的,人类中心主义的“浅(层)生态学”,挪威生态哲学家阿伦·奈斯1973年创立了整体主义的“深(层)生态学”,以生态智慧为核心,兼含生态自我、生态平等、生态共生等重要理念,关心整个自然界的利益,拷问工业污染和环境公害,是最为激进的生态理论和运动。对照“深(层)生态学”的理念,可以折射出我国长期存在的生态系统退化,值得引起更多重视。我国实行了近20年的退耕还林政策,符合“深(层)生态学”原理,前10年(到2008年)全国25个省(区、市)累计退耕还林4亿亩,大于英国国土面积,生态效益显著;后10年在巩固退耕还林成果的同时,更加注重生态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的统一。

  (编辑:赵志坤 本文由微信公众号“中国自然资源报”独家编辑。未经授权,谢绝媒体(包括公众号)转载。转载请在醒目位置标注来源。电话:010-68047618 网址:www.zrzyb.net)

标签:改革开放;国土;空间利用 责任编辑:沈正玺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