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当前的位置 :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国内综合 正文
8成受访者日常关注政府信息 最关注政策解读类信息
2017年07月11日 08:28:07 来源:中国青年报

  《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在施行9年后于上月进行了首次修订。征求意见稿中要求,各级人民政府积极推进政府信息公开工作,建立健全政府信息管理动态调整机制,逐步扩大政府信息公开的范围。7月6日,为期一个月的征求意见工作结束。

  近日,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联合问卷网,对2009名受访者进行的一项调查显示,81.8%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政府信息,政府网站(52.6%)和政务微博、微信(51.1%)是受访者获取政府信息的主要渠道。45.0%的受访者表示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时等待时间长,90.6%的受访者期待政府主动公开信息,68.1%的受访者建议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追责机制。

  超半数受访者通过政府网站和政务微博、微信获取政府信息

  在金融行业工作的林杰,喜欢在上下班路上用手机刷新闻。“由于工作需要,我会格外关注政府最新推行的政策、‘一行三会’(中国人民银行、银监会、证监会、保监会的简称——编者注)日常的工作动态等”。

  北京某高校教师李翰(化名)平时非常关注政府信息。“我通常会关注政策法规类的信息,尤其是政策制定过程中的征求意见以及政策公布后的政策解读”。

  调查显示,81.8%的受访者在日常生活中关注政府信息,16.1%的受访者不关注。

  政策解读类信息(62.2%)是受访者主要关注的政府信息,其次是公开征求意见的信息(45.5%)。此外还有:办事指南(38.6%)、日常工作动态(38.0%)、政府公布的数据(33.5%)、结果公示(29.0%)、组织机构设置(21.4%)和联系方式(16.4%)等。

  “我主要通过媒体报道来获取所需信息,有时也会登录政府官网查看。”李翰说。

  “现在获取信息的方式多了,利用碎片时间浏览一下微博、微信就能获知很多最新消息。我还关注了很多政府部门的官方平台,也下载了一些新闻App,这样可以及时收到消息推送。”林杰认为借助互联网平台,可以随时随地获取政府信息。

  调查中,52.6%的受访者通过政府网站获取政府信息,51.1%的受访者通过政务微博、微信等获取,47.3%的受访者通过新闻媒体获取。其他获取政府信息的方式还有:社区张贴的公告文件(42.2%)、电视(29.0%)、报纸(21.4%)和口口相传(13.6%)等。

  45.0%受访者直言申请政府信息公开等待时间长

  如果有需要,你会申请政府信息公开吗?23.9%的受访者表示一定会,55.8%的受访者表示可能会,11.2%的受访者表示不太会,2.8%的受访者表示完全不会,6.3%的受访者表示说不好。

  上海闵行区青悦环保信息技术服务中心负责人刘春蕾,在日常工作中主要关注环境质量信息以及企业环境信用信息的公开情况。刘春蕾坦言环境质量类信息相对容易获取,但是企业环境信用、清洁生产等信息的公开程度较低。“在2014~2015年,我们申请过很多环保类政府信息公开,一般需要15个工作日才会收到答复,还有一些没有收到反馈。有的地方可以直接网上申请,而有的地方手续较为繁琐,需要寄送挂号信等,还有的地区对申请者的户籍有要求”。

  刘春蕾告诉记者,机构曾在2016年就省级环保部门官方网站申请公开的渠道有效性进行了调研,结果发现31个省(区、市)中有16个省市的环保局网站可以正常提交信息公开申请,有的官网系统申请页面设置存在故障,不能正常申请,有的在申请后无法了解处理进度,收不到回复。

  在申请政府信息公开时,人们都有何感受?45.0%的受访者表示等待时间长,40.7%的受访者表示申请手续复杂。此外还有:办事效率高(30.2%)、公开的信息不够全面(28.4%)、申请方式有限(26.1%)、申请信息的门槛高(22.0%)、受理速度快(21.3%)、信息公开的平台少(20.2%)、简便易操作(17.9%)和信息更新频率慢(16.2%)等。10.2%的受访者没有申请过政府信息公开。

  90.6%受访者期待政府主动公开信息

  “申请公开的效率较低,而且申请到的信息很难进行二次利用。现阶段,我们会对环境数据的公开情况进行调研,如清洁生产信息、饮用水源地信息、生活垃圾处理设备信息等,然后以调研报告、建议信等方式推动政府主动公开信息。”刘春蕾认为政府有必要主动公开数据。“主动公开数据一般是周期性的,而且形成制度后可以自动运转,便于信息的收集利用。不像申请公开,是事件驱动的”。

  在李翰看来,政府主动公开信息既可以保障公民的知情权,也有助于提高政府的公信力。“感觉有些时候,普通民众不了解政府制定政策的过程,容易被其他消息误导。如果政府主动公开信息,可以在民众与政府之间建立起直接的联系,可以更好地推行政府的政策”。

  调查中,90.6%的受访者期待政府主动公开信息,其中38.9%的受访者非常期待。

  在公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信息公开条例(修订草案征求意见稿)》中,写入了“以公开为常态、不公开为例外”的原则,对此,南开大学周恩来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张志红表示,重大原则的写入,为我国政府信息公开指明了未来发展的方向。“信息公开的政治关照程度提高,权责分工也更加明确。公民申请的门槛更低,信息公开的质量以及政府治理水平也将大大提升”。

  张志红认为在政府信息公开的过程中,要保证信息公开的及时性、真实性以及要明确信息公开的标准。“新的草案对此有了明确的界定,但是在实际操作的过程中仍然有大量的灰色空间,属于可公开和不予公开之间的模糊地带,因此需要各地政府根据具体事项加以明确,但是不宜一刀切”。

  张志红指出信息公开是政府执政必要的阳光防腐剂。“各级各部门政府相关工作人员的素质、能力参差不齐,需要进一步提高。同时要确保信息公开的质量,特别是不能为政府工作增加不必要的麻烦。另外,在明确信息公开的职责分工后,有可能会出现信息工作的相互推诿,这时应当有首问责任制作补充,做到应公开尽公开”。

  对于政府信息公开,68.1%的受访者建议建立政府信息公开的追责机制,61.4%的受访者希望提高工作人员的工作技能和办事效率,60.0%的受访者期待明确政府信息公开的标准,36.8%的受访者建议建立对政府信息公开的监督渠道。

  受访者中,00后占0.9%,90后占22.3%,80后占54.8%,70后占16.3%,60后占5.1%。受访者的行业分布为:国有企业(23.5%)、事业单位(20.6%)、个体户(9.4%)、农林牧渔业(6.6%)、高校及研究机构(4.6%)、医疗卫生(3.5%)、党政机关(3.2%)、证券金融(3.1%)、中小学(3.0%)、文艺体育(1.9%)、在校学生(1.6%)、新闻媒体及出版(1.5%)、律师(1.2%)、公益组织(1.1%)、军人(0.3%)等。

  实习生 孙山 来源:中国青年报 ( 2017年07月11日 07 版)

标签: 责任编辑:吴盈秋
相关阅读
微信分享

看浙江新闻,关注浙江在线微信

版权和免责申明

凡注有"浙江在线"或电头为"浙江在线"的稿件,均为浙江在线独家版权所有,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或镜像;授权转载必须注明来源为"浙江在线",并保留"浙江在线"的电头。

Copyright © 1999-2019 Zjol. All Rights Reserved浙江在线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