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运营商同日宣布将于9月1日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
浙江在线杭州7月28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金林杰)27日,三大运营商宣布将于9月1日全面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简单的说,就是9月1日起,我们将会没有漫游费、长途费啦。从此以后,无论你是哪儿的卡、无论你人在哪儿,都是全国接听拨打一个价。
即将和多年来广受诟病的手机全国长途、漫游费告别,能带来什么改变?流量时代,网络提速降费还会带来哪些期待?
长途费和漫游费是怎么来的?
最初诞生的时候,中国的手机通话网络本身都是按照行政区域建设的,比如北京是北京移动、隔壁是天津移动、虽然名字一样,都是XX移动,但其是这些都是独立运营的公司,自负盈亏,自己建设通讯基站,除了都归属于上一级移动公司,完全就是不同的公司。
平时我们要是就在一个地方接打电话也就无所谓了,但是如果涉及到两个城市,那就有点复杂了,比如说:你是北京的手机号,想打给天津的妈妈,理论上这个信号要从北京移动的网络拨出,经北京的手机基站把信号传到北京机房的交换机,然后交换到天津的网络,通过天津的网络,呼叫给别人。
在这个过程中,你虽然只是一个拨打电话的动作,但实际上用了两个不同的公司的网络,因此北京和天津都要跟你收话费,这多出来的就是长途费。漫游费其实上跟这个差不多,也是因为你同时用了两个公司的网络,所以要额外收钱,毕竟你不能白用是不是。
自打进入3G、4G时代以来,手机话费早就不仅仅是“话”费,更多的是“流量费”,过年大家拜年都不用短信改用微信了。有个事发个微信语音甚至实时对讲,跟直接打电话基本没区别,在2015年,仅中国移动一家,全年流量费收入较上年就增长了143.7%之多,收入规模首次超过语音业务,占通信服务收入比达到52%。
所以,取消漫游费,原因主要有两个:第一,目前三大运营商出售的很多新套餐都是‘长市漫一体’(长途、市话、漫游一个价),这些套餐无所谓长途漫游;第二,一段时间内,大量用户在高速转化成4G用户,即从老用户转化为新套餐用户。
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终“下岗”
近年来,尤其我国提出网络提速降费以来,社会上呼吁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的声音不在少数。
工业和信息化部公布的数据显示,截至6月末,我国移动电话用户总数达到13.6亿户,其中移动宽带用户(3G和4G用户)总数达到10.4亿户,2G和3G用户向4G用户转换数保持稳步增长,4G用户总数达到8.88亿户,占移动电话用户的65.1%。
其实,运营商在3G、4G套餐里早已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实现全国统一通话资费。从工信部的数据不难看出,目前,还有3.2亿的2G移动用户会被收取长途、漫游费。所以,此次彻底取消手机国内长途、漫游费,对于国内的3G、4G用户基本没有影响,主要是让还在使用2G套餐的消费者直接受益。
对三大运营商影响几何?
该政策实施后,对三大运营商会产生什么影响呢?其收入会不会下滑?项立刚分析,影响很小,长途漫游费本来就是三大运营商的一种管理手段,现在的状况是,三大运营商话音业务收入在萎缩,占总收入比重也在减小,所以取消长途漫游费对三大运营商收入影响也不大。
马继华持相同观点,他认为,虽然该政策对三大运营商收入会有一点影响,但是并不太大,“三大运营商完全能承受得住,而且三大运营商话音业务本来也是在持续下滑中,未来收入主要靠流量经营。”
工信部数据显示,今年1至4月,三大运营商话音业务收入在电信业务收入中占比19.6%。到了年中,即1-6月占比降至19.4%,比上年同期回落7.1个百分点。
和这个相反的是三大运营商流量收入在快速增长。上半年,三大运营商移动数据及移动互联网业务收入实现2746亿元,同比增长29.6%,占电信业务收入的42.6%,拉动电信业务收入增长10.3个百分点。
流量消费渐成主营收入
不过,在大爷大妈们都已经学会视频聊天省话费的今天,取消长途费和漫游费的压力已经远非前几年可比。
工信部公布的《2016年通信运营业统计公报》显示,2016年,移动通信业务实现收入8586亿元,同比增长5.2%,占电信业务收入的比重为72.2%,比上年提高1.8个百分点。其中,话音业务收入在移动通信业务收入的占比为30.4%,比上年下降7.9个百分点。很明显,手机用户打电话的时间越来越少了,流量消费日渐成为运营商主要收入来源。
而通信专家项立刚估算,对运营商而言,目前通过漫游费产生的收入仅占1%左右。
此前,提速降费总是雷声大雨点小,取消长途和漫游费的同时,消费者更期盼在流量套餐的设计上更实在一些。过去运营商推出的一些“不限流量”套餐主要针对本地用户,一旦到了其他地区流量就会受到限制,这也引起部分用户的不满。
近日中国联通在上海推出“不限通话时间、不限流量、无合约捆绑”的全国畅游套餐,月费高达398元,当月语音拨打超过一定时长后,语音服务也将受到一定限制。对于如此高价且仍有一系列限制条件的“不限流量”套餐,消费者兴趣并不大。
(综合新华社、中国新闻网、澎湃新闻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