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8-31

父母控制欲强更易造成“问题少年” 听话的孩子真的“更好”吗?

编辑:冯一伦
导 语

父母强烈的控制欲真的是对孩子好吗?调查显示,父母适度管住孩子,“问题”就少一些;如果父母强迫孩子,让他做特别不想做的事,更容易造成“问题少年”。父母越想控制孩子,孩子的行为问题越多。

  浙江在线杭州8月31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冯一伦)很多家长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听话”,那么,怎样定义“听话”呢?是孩子的一举一动都要听从家长的安排,还是不犯任何的错误?父母强烈的控制欲真的是对孩子好吗?

  调查显示,父母适度管住孩子,“问题”就少一些;如果父母强迫孩子,让他做特别不想做的事,更容易造成“问题少年”。父母越想控制孩子,孩子的行为问题越多。

58.jpg

电视剧《虎妈猫爸》。图自网络

  父母控制欲强导致孩子问题多

  华中师大心理学院的一项调查显示,孩子最讨厌的父母行为是:将自己与其他孩子比较(47%),随便动自己的东西(37%),父母动手打自己(27.1%),在别人面前指责自己(27%)。显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过程中,要尊重孩子,维护好孩子的自尊心,对孩子要常常表扬。否则不仅会让他丧失信心,而且还会助长他的逆反心理。

  进一步分析发现,父母心理控制、母子关系、母亲监控、父亲期待是预测孩子问题行为的因素。

  父亲期待和母亲监控会影响孩子的成长。在家庭中,父亲对孩子教养起着重要的作用,父亲更多的是对孩子思想上的影响,父亲对孩子期待多一些,孩子的行为问题就少一些。

  心理学“期待效应”认为,对孩子充满了希望,相信他能够不断超越自己,他就会按照期待的那样获得成功。作为父亲,对孩子的期待尤为关键,因此,在一个合理的范围内,对孩子充满期待,不断用鼓励、强化的方式去激励他,他就会克服困难,勇往直前。

  家庭中母亲和孩子的相处时间相对较多,母亲会更多给予孩子生活学习上的照顾和管理,如果母亲能够加强对孩子的监控管理,孩子的行为问题会减少。

  在生活中,每个人都有一种自己支配自己的愿望和自己决定自己的能力,这种自主性使一个人不愿意接受别人的控制。父母在教育孩子的时候更多的是处于权威者和长者的地位,希望孩子按照自己的想法去行动,没有把孩子当作一个平等的个体去尊重,所以孩子行为问题增多。因此,降低父母对孩子活动的心理控制企图,将更有利于孩子的行为健康发展。

60.jpg

家长教育孩子要学会放手。图自网络

  父母控制欲强会影响孩子心理健康

  据英国广播公司报道,研究表明,控制欲越强的父母培养的孩子长大后心理健康状况越差。

  这项研究访问了1946年出生在英格兰、苏格兰和威尔士的共计2000人。调查了他们的青少年时期、30至40岁的中年时期以及60至64岁老年时期的心理健康状况。

  研究者表示,要想提高成年人的幸福感,父母的共同关心与关注尤为重要。但父母的控制又会限制孩子的独立性,影响孩子的自我身份认同。通常父母会阻止孩子经历自己犯过的错。

  首席作家Mai Stafford博士表示:“所有的父母对孩子都有一定程度的关心和控制欲。你是否觉得父母侵犯了我们的隐私,或者感觉我们被照顾得太好。但是在父母眼里,越是关心,就越能理解我们所想;听得越多,就可以和孩子向朋友一样交谈。”

  另一方面,研究人员表示,父母与子女联系紧密,因此能够更好地处理未来的关系。对中年人心理健康来说,母亲和父亲的关心同样重要。

  雷丁大学的专门研究父母与孩子焦虑的临床心理学家Claire Hill博士表示:“在儿童焦虑障碍的领域,父亲的作用很少研究。研究表明,父母的教养方式应该双方都参与,而不仅仅是由母亲照顾孩子。在某些方面,父亲的关怀与孩子的幸福感有着密切的联系,不应忽视父亲在评估儿童心理问题时的作用。”

  教育孩子,家长要学会放手

  对于“虎妈”“虎爸”,仁者见仁智者见智。家长总认为孩子年龄比较小,很多事情还做不了,也做不好,因此会包办孩子的一切。家长也许不知道,这种事事包办的做法会伤害孩子的自尊心和自信心,而且还会阻碍孩子独立自主能力的发展,不利于孩子的健康成长。

  因此,教育孩子,家长应该适当放手,这才是真正有利于孩子的教育方法。家长适当放手,孩子才有动手实践的机会,才有成长的机会。这样,孩子的劳动能力才能在动手的过程中得以提高,孩子对家长的依赖程度也会降低,孩子才能学会自我服务,提高自我管理能力。

  此外,家长放手,孩子的意志力也能得到很好的锻炼,无形之中增加了孩子独立生活的能力,有助于提高孩子的自信心。

  所以,家长应该摒弃包办代替的教育方法,适当放手,促进孩子健康成长。

  (综合环球网、中国妇女报、广州日报、成都商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