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5

会编程、懂函数?幼升小“神童简历”太雷人!看国外如何“幼升小”

编辑:金晨
导 语

一场8000人只能录取60人的幼升小选拔,引来了一批“懂得核反应堆”“学微积分”的优秀的幼儿园“牛娃简历”,这些被戏谑“超过爱因斯坦”的神童,近几天正在朋友圈刷屏。

  浙江在线杭州4月25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金晨)一场8000人只能录取60人的幼升小选拔,引来了一批“懂得核反应堆”“学微积分”的优秀的幼儿园“牛娃简历”,这些被戏谑“超过爱因斯坦”的神童,近几天正在朋友圈刷屏。

  由于家长急于为孩子顺利升学积累优势,“抢跑学习”“超前教育”在学龄前儿童中已经非常普遍。但专家指出,“超前教育”造成孩子“领跑”只是暂时的假象,将超前于孩子发展过程的知识技能强加于还没有完全做好能力上准备的孩子,可能会带来“拔苗助长”,上演现代版“伤仲永”的严重后果。

  事件:幼升小“牛娃”频现引发集体“吐槽”

  近日,一篇题为《幼升小的牛娃怕不是爱因斯坦转世》的文章在朋友圈中广为流传。文章中提到某名校幼升小报名人数8000多人,经过网选、机考、面试三轮,最终只录取60人,竞争激烈程度令人咋舌。名校光环之下,不少家长精心撰写了“牛娃简历”,希望为孩子争得一张“入场券”。

  文中发布的一些“幼儿简历”截图显示,这些以孩子口吻写出的“自我介绍”,成了父母们的“写作比拼”。

  “继承了复旦硕士老妈的语言能力,三个半月我开口说话,一岁熟练表达意愿,旅途中还会主动和美国的游客用英语聊美杜莎和居里……”

  “拥有清华博士老爸强大的数学基因,中班时就能进行百以内的混合运算,也知道小数、分数和负数……”

  “托班的时候就学会了时间管理,懂得核反应堆、碱基配对以及RNA转录,和爸爸一起听微积分学会了函数和极限,平时喜欢的游戏是编程,会用Swift语言编写代码……”

  简历中频频出现“高学历”父母、超前能力、甚至一些专有学术名词,让不少网民直呼“大开眼界”,更引发网友们的“吐槽”:“别人家的娃从没让我失望过”“三个半月就开口说话,违反了人类发展规律”“幼儿园就会这么多,还读什么小学?老师都没你懂得多”……

  “‘牛娃简历’是否有夸大嫌疑我们不得而知,但是不难看出,‘牛娃’的背后是一群焦虑的父母,一群害怕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想“抢跑”的家长。”湖南师范大学教授丁加勇说。

未标题-2.jpg

  现象:幼儿园“抢跑学习”“超前教育”

  曾恋是一位孩子的家长,最近孩子准备升小学的事情让她极为焦虑。“带小孩去心仪学校参观,听说120个招生名额4800个人抢。要想通过初试环节,就要把小孩的特长、参加过的活动、证书及奖励一个个摆出来‘竞争’。”

  “幼儿园里教的东西太少了,小班只让孩子学从1数到5,这样怎么去和别人竞争?”长沙市一位幼儿家长姜女士告诉记者,从幼儿园小班开始,她就给孩子报了各种补习班,英语、钢琴、围棋、机器人,高学历的父母双方还在家辅导孩子拼音、数学、唐诗、文言文。

  有家长告诉记者,网上流传的一份“普娃”“牛娃”“超级牛娃”的“能力表格”,已成为不少家长让孩子学习的参照表。记者看到,其中普娃“识字量700,背诵100字的故事,会20以内加减法,英语能简单的阅读”,而“超级牛娃”则需要“识字量1500,背诵300字故事,拼音熟练,会乘除法,用英语熟练交流”。这些让幼儿园儿童就要掌握的知识,已经远远“超纲”了,部分儿童竟然学到了小学高年级、中学内容。

  “别人都在学,我们可不能落后。”姜女士告诉记者:“在此之外,还要为孩子打造一些不一样的特长。孩子的父亲在高校搞科研,我们经常带孩子去实验室让他了解实验的原理,培养他的科研能力。”

  “我们也知道孩子太小、压力太大,但是为了孩子的未来,家长只能顺应规则,给孩子创造一个好的学习环境。”曾恋说。

  “现在不少小学确实存在‘课堂不学课后学’的怪圈。很多知识孩子已经学会了,他们对课堂毫无兴趣,但考试起来分数高,家长还对此洋洋得意,课余后继续把孩子送到培训班去‘超前教育’。”长沙市一位小学老师告诉记者。

  “孩子在上小学之前的亮眼成绩,都是课外培训而来,这需要家长大量时间和金钱做支撑。父母如果没有厚实的知识能力、殷实的经济基础,在这么残酷的竞争中敲门砖都没有。”一位家长颇为无奈地说。

d43d7ecb6dd51c45352c40.jpg

  许多家长担心孩子“输在起跑线上”,不能进入“名校”,纷纷将孩子送入培训班“恶补”。 新华社发 蒋跃新 作

  反思:是“领跑教育”还是“拔苗助长”?

  “很多家长喜欢用超前教育让孩子达到看上去‘比其他孩子更聪明’的状态。”丁加勇说,“在本该无忧无虑的年纪被灌输各类带着功利性的知识,这种‘拔苗助长’式的超前教育并不适合,也不符合孩子的发展规律。”

  丁加勇指出,已有科学家通过实验论证,家长“抢跑”让孩子早于同龄人掌握更多技能,但其实早期教育的“领跑”优势并不会一直保持下去。这些儿童上小学四年级后,就会逐渐丧失这种优势,而接受父母循序渐进教育的孩子通常都赶了上来。

  不少受访专家指出,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的学习兴趣、学习态度渐渐地开始支配他们的学习效果。超前教育的儿童在早年所体现出来的智商优势并非他们真实能力的体现,而是建立在他们比其他孩子学习了更多知识的基础上。

  储朝晖指出,教育部一直明令禁止幼儿园教拼音等内容,坚决防止和纠正“小学化”倾向,是因为很多知识在孩子成长到一定年纪时再学本是轻而易举的事,而如果刻意超前学习,会让孩子将宝贵的时间浪费在死板的机械记忆上,从而错失了个性发展和品质培养的机会。

  “孩子年纪小,理解能力、专注度有限,如果超负荷安排学习计划,孩子就会产生逆反、排斥心理,不仅学不好,还会产生厌学情绪,结果会适得其反。”储朝晖说,即使貌似孩子学会了,也容易造成一些知识掌握浮于表面、不求甚解,这样的学习习惯也不利于孩子以后的发展。

  “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点,家长不要过于急功近利,要考虑孩子的兴趣爱好,让孩子有时间做自己喜欢的事,玩自己喜欢的东西,这些对考试不一定有用,但对他未来的发展一定有用。”储朝晖说。

timg (1).jpg

  盘点:国外如何“幼升小”?

  如今,“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已经成为许多家长的座右铭,“超前教育”成为不少家长的选择。放眼海外,在其他国家热衷“超前教育”吗?在假期,家长和学校最注重让孩子们学习的是什么呢?

  澳大利亚:幼儿园3岁时分两种类型学制

  首先看澳大利亚。《全球华语广播网》澳大利亚观察员胡方介绍,在澳大利亚的幼儿园里,孩子到了3岁的时候就会分成两种类型的学制。一种是普通的幼儿园,另一种则被称作学前班。相比普通班,学前班就是一种“超前教育”。这两种学制具体有什么区别呢?

  胡方表示,和幼儿园不同的是,学前班会有一些教学大纲、教学目标,此外在作息上也和小学一致,比如他们上下课的时间是从早上9点到下午3点,而且中午学前班不提供午餐,需要家长为孩子带饭。在学前班和普通幼儿园的选择方面,澳大利亚家长的选择各异,有些会在一周内让孩子去上2到3天的学前班,让他们提前学一点东西。不过其实大部分家长更重视的是学前班的生活和制度上与小学接轨,一周上个2、3天,习惯一下小学生活仅此而已。至于能不能提前学到些什么,比如字母、简单的算术并没有强求,如果没有什么进步也无所谓。

  对于一些双职工家庭,由于上班时间很难保证早上9点送去上学,下午3点接孩子,所以他们未必会送孩子去上学前班。此外,一些家长会带孩子在周末去学游泳和舞蹈等课程,这和中国的家长有点类似,不过比如游泳,这种课程更多是培养孩子的一些技能,与考级、考试无关。毕竟澳大利亚大部分城市都靠海,很多家里边也有游泳池,所以小时候学会了游泳可以一生受益,这种课程对于升学考试倒是没有什么直接的帮助。

  德国:注重培养兴趣修养

  德国并不存在“超前教育”的理念和做法。在课余时间,德国更加注重的是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修养。在假期,德国学生参加各种夏令营活动更为常见。其中一位家长说在德国他的孩子放假连作业都不让布置,更别说是办补习班了。每个年级段有大致的课外作业时间规定,比如小学课外作业量一般要求不超过半个小时。

  德国更加注重孩子的兴趣和修养的培养,比如音乐、绘画、体育、舞蹈等,学校里边有课外的这些课程,私人开设这些课程的机构就更多了。还有一位老师说,假期里德国学生一般最常见的是参加各种夏令营,它可以锻炼学生集体意识和与人合作的能力,当然前提是家里父母的经济条件允许,否则孩子们可能假期就闲在家里。另外在条件允许的情况下去国外参加一些校际交流也很常见,目前中德两国很多学校之间都建立了伙伴关系,有很多交流,比如以汉语教学为特色的德国埃森伯乐中学今年就前往四川成都开展国际友城交流活动,中国国侨办也组织很多夏令营,比如今年夏天在西安就有类似的夏令营,这些都是德国孩子可以选择的度过暑假的方法。

  韩国:非常热衷“超前教育”

  “如果有来生,你是否愿意再做韩国人?”当这个问题在韩国一家网站出现时,立刻有近万名网民争相做答。

  结果出人意料,近70%人选择“不愿意,要是能投胎成为别的发达国家的国民就好了。”回答“来生还想做韩国人”的只占24.4%。调查显示,韩国人目前对国家最不满意的地方就是“教育制度”。韩国算是一个非常重视教育的国家了。曾经去过韩国的人都会发现,在韩国的许多大街上布满了大大小小的“学院”(补习班)。仅在首尔市区就有1.5万之多。因为升学压力过大,不管学习好坏,学生都要去补习班“提高”成绩。

  大多数学生从幼儿园开始,每周4-6天都要去补习,这让很多孩子感到不堪重负。另外,高昂的教育支出也让很多韩国人吃不消。据调查,韩国家庭对子女的教育支出占总收入一半以上,每年用于子女教育的费用平均达1000多万韩元。

  (综合新华社、央广网、中国新闻网等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