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4-27

比“佛系青年”“丧文化”更扎心 新词“隐形贫困人口”一夜走红

编辑:杨静涛
导 语

据数据分析,对该词的搜索用户主要集中在25岁至34岁之间,直指步入社会时间较短、未有积蓄的年轻网友们。从小康社会到美好生活的追求,“隐形贫困人口”也反映出部分网友实力难及追求的消费观念。

f9021c9432f44c24bc1beae8d05a09fb20180427000005.jpeg

  浙江在线4月27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杨静涛)继“佛系青年”“丧文化”之后,又一个新词火了——“隐形贫困人口”。每个网络热词都有它特殊的意蕴,能触到生活的痛点,抚弄到心灵的伤处。这次一夜成名的“隐形贫困人口”则显得有点扎心,调侃背后尽显辛酸。“隐形贫困人口”,指代的是生活在大都市里、有一份体面的工作且月薪不低,却因为穿当季新款衣服、集齐全色系的口红、去网红餐馆“拔草”、请私教练瑜伽、租看得见CBD夜景的房子,结果存款低得可怜,甚至就是月光族。

  物质追求难填精神空虚


pibq-fzihnep1859960.jpg

  “隐形贫困人口”之所以能够星火燎原,正因为它戳中了都市年轻群体的痛点。据数据分析,对该词的搜索用户主要集中在25岁至34岁之间,直指步入社会时间较短、未有积蓄的年轻网友们。从小康社会到美好生活的追求,“隐形贫困人口”也反映出部分网友实力难及追求的消费观念。

  更深层来看,这类群体多集中于一二线城市,受整体过度商业化的风气等社会因素影响较深,又或者对于外来打拼的年轻人来说,追求更高的物质生活或多或少为自己增加了存在感,就如同时下流行的贴标签行为,也是能够给自己增添一份归属感,来弥补物质拥挤、心灵空荡的都市中不可避免的空虚。

  该词一出,不少网友纷纷站队,一类网友主动贴上“隐形贫困人口”的标签,一类网友开始延伸出它的反义词、近义词后再贴标签,比如“显性贫困人口”、“隐形贫困学习”、“隐形贫困社交”等一系列二次创作,继“佛系XX”、“抛弃体”后,“隐形体”短时间内迅速走红网络,其搜索热度明显上升。

  经济发展带来消费理念更迭

137139912_15247849377651n.jpg

  “隐形贫困人口”一词大热,背后是中国跨越式发展带来的消费升级以及消费观的代际更迭。

  80后乃至90后的父辈一代,大多经历过计划经济时代。在物质短缺的背景下,大多数城市居民的工资曾被长期锁定在36元,而农民的收入则更低,唯一能积累财富的方式便是节省——从牙缝里省钱,能买便宜的,绝对不买贵的,将生活消费压在刚够温饱的底线上,下馆子、打车在老一辈眼中都是某种“犯罪”。这种消费观带来的结果就是,中国人的储蓄率长期以来居于世界前列。

  然而,现实正在悄然改变。年轻一代的消费理念已明显不同,他们从心态上走出父辈经历的“短缺时代”,热衷于拥抱消费,享受生活,并不天然觉得赚钱的目的就是为了存钱。另一方面,整个国家的经济运行模式也在改变,国内消费正在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引擎。被称为相当于美国全国人口的中国中等收入群体,用自己强大的消费能力,在“双11”购物节、出境旅游购物时,完成了一个个史诗般的消费传奇。

  年轻一族在拥抱消费升级之后,面对的当然是自己干瘪的钱包。所以,经常有这样的都市白领之问:为什么进城务工者,回乡过年时能带着十万八万的现金,而自己顶着海外留学硕士的学位,在高档写字楼里面工作一年,却带着一堆欠债的信用卡账单回了家?

  “隐形贫困人口”是种自我美颜

  不过,如果完全将“隐形贫困人口”归因为消费观念的转变,又似乎显得过于单薄。因为这个概念是有着鲜明的群体性甚至是阶层烙印的,并不具有普遍性。比如像“一人吃饱全家不饿”“比上不足比下有余”的群体,发展为“隐形贫困人口”的几率就相对更高。这个群体也多是社会当中的“夹心层”。当高房价令他们望而生畏时,退而求其次,在自己的能力范围内,尽量让自己的生活过得好一点,不过是另一种意义上的理性补偿。

  不少人乐于拿“隐形贫困人口”来自嘲,这体现了一种心态的开放,他们不介意别人的定义,这与其在消费方面表现出的“豁达”,其实是一致的。

tooopen_sy_139387656399.jpg

  其实,正当消费是每个人的权利,多元化的消费观念、生活方式,也是一个正常社会的应有形态,不该承受不必要的道德压力。有人认为,一方面大家都在大谈焦虑,另一方面社会中却不乏那些能够洒脱消费、恣意人生的“隐形贫困人口”,这似乎构成一种显而易见的矛盾。其实未必,消费也很可能是“隐形贫困人口”释放焦虑的一种选择。

  理解“隐形贫困人口”,并非说是要提倡不加节制的非理性消费,而是要洞悉这一群体行为产生背后的社会因素。否则,仅有道德审视式的批评,是没有任何价值的。

  中国青年报评论认为, “隐形贫困人口”及其对应的消费主张和生活理念是一种中性的“美颜”行为。正是借助于精致消费,一部分人模糊了社会长期以来所固化的消费与收入甚至是与阶层之间的对应关系,他们是消费主义的拥趸,同时又不啻为反叛者——既是对传统消费观念的反叛,也是对传统阶层定义的抛弃。尽管如一些人严肃指出的,现实会让他们“现形”。但生活终究是自己的,来不得“假装”,认真并能够负责的生活,就该被尊重。

  消费升级不必背上道德十字架

  近日,国家发展改革委组织编写的《2017年中国居民消费发展报告》指出,2017年全国居民恩格尔系数为29.39%,中国第一次进入联合国划分的20%至30%富足区间。中国人的确越来越富有,而不是越来越“贫困”——虽然中国还没有达到富足国家水平。

  所谓“隐形贫困人口”既不是病,更不需要药。只不过是都市年轻人,又找到了一个自我安抚、自我调侃的新说法。

  消费正在成为经济发展的重要引擎,正常的消费升级不必背上沉重的道德十字架,也不必非要过上父辈的高存款低消费的生活。社会要进步,时间不能倒流。自诩为“隐形贫困人口”的人群,也应该保持心态的平和,赚不到天价的工资,就要学会打算,超越能力的奢侈享乐型消费要量力而行。顾影自怜,并不会带来财富和幸福。“隐形贫困人口”不是一个贫困问题,只不过是都市年轻人的新话题噱头。

  其实,与这些有着强大消费能力的人群比起来,那些在都市中真正“花不起钱”“不敢花钱”的人群,才更像真正的“隐形贫困人口”。物质社会循循善诱地挤眉弄眼,要求刷新生活模式、体验新的消费,但消费能力的真实局限,却让他们既要接受物质的相对匮乏,更承受着体面和尊严的丧失感。或许,他们更应该成为我们关注的对象。

  (综合人民日报、中国网、中国青年报、新华网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