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5-09

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影响几何 伊核协议为何重要?

编辑:金英磊
导 语

据美国多家媒体当地时间8日下午(北京时间9日凌晨)报道,美国总统特朗普在当天的演讲中对伊朗发出了猛烈的抨击,并随后正式宣布退出伊核协议。

_pOm-haichqy5926321.jpg

美国总统特朗普当地时间8日下午2时正式宣布,美国退出伊核协议。

  浙江在线5月9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金英磊)美国总统特朗普8日宣布,美国将退出伊核协议。并将对伊朗实施“最高程度”的经济制裁。

  伊核协议,曾是美国前总统奥巴马外交政策的标志性成果。早在2013年11月,伊朗与美国、英国、法国、俄罗斯、中国和德国签署了名为“全面计划协议”(Joint Plan of Action)的临时性协议,临时性协议于2014年1月20日开始生效。根据协议,伊朗承诺限制其核计划,同时享有和平利用核能的权利,国际社会解除对伊朗实施的制裁措施。

  特朗普上台后则称其为“最糟的协议之一”,一直声称要终止该协议。有分析认为,在美国现政府眼中,中东乱局似乎已简化成伊朗问题,再进一步,简化成伊核问题。

  伊朗总统鲁哈尼8日晚发表电视讲话说,虽然美国决定退出伊核协议,但伊朗将暂时留在伊核协议中并将与协议其他各方磋商。对于美国的制裁威胁,鲁哈尼表示伊朗经济不会受到影响,伊国内市场能保持稳定。

  鲁哈尼说:“从这一刻起,伊核协议成为一项伊朗与其他五方的协议。”

  鲁哈尼同时表示,在未来的磋商中,如果协议规定的伊朗的利益不能得到维护,伊朗原子能组织将重启“任何水平”的铀浓缩活动。

  协议为何如此重要?

  谈判每一步都充满艰辛

  回顾伊核问题的历史关键点,由于大国的复杂角力与博弈,伊核谈判的每一步走得都异常艰辛。

  【伊核研发阶段】

  20世纪50年代后期,伊朗开始核能源研发活动。其核技术主要从当时与其关系密切的美国及西方国家引进。

  1980年4月,美国与伊朗断交后,美国开始指责伊朗以“和平利用核能”为借口秘密发展核武器。

  【伊核问题浮出水面】

  2003年2月,伊朗宣布发现并提炼出铀后,其核计划立即遭到美国的“严重质疑”,并引起国际社会的极大关注,伊核问题浮出水面。

  【伊朗签署附加议定书】

  在法德英三国推动下,2003年9月,国际原子能机构首次通过决议,要求伊朗尽快签署《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终止提炼浓缩铀试验。此后,为使伊朗彻底终止铀浓缩活动,国际原子能机构先后通过了一系列决议。

  同年12月,在法德英三国的斡旋下,伊朗正式签署了《不扩散核武器条约》附加议定书。但伊朗一直强调和平利用核能资源的权利,并在暂停铀浓缩活动方面多次出现反复。

  【联合国安理会介入】

  2006年1月初,伊朗宣布恢复中止两年多的核燃料研究工作,伊核问题再度升温。

  1月中旬,美、俄、中、英、法、德六国高级外交官员首次就伊朗核问题在伦敦举行闭门会谈。

  国际原子能机构理事会同年2月4日通过决议,决定在3月初把伊朗核问题报告联合国安理会。3月29日,安理会通过主席声明,要求伊朗在30天内中止一切核活动。虽然安理会主席声明不具有法律约束力,但安理会的介入突破了长期以来一直由国际原子能机构寻求解决伊朗核问题的框架。

  【联合国制裁协议】

  由于伊朗拒绝执行安理会主席声明,并对美、俄、中、英、法、德六国经多次磋商于2006年6月1日提出的“六国方案”反应消极,2006年7月12日,六国外长在巴黎发表声明,决定将伊核问题重新提交安理会。

  7月31日,安理会通过第1696号决议,要求伊朗在8月31日之前暂停所有与铀浓缩相关的活动。此后,由于伊朗拒绝停止铀浓缩活动,安理会在美国等西方国家的推动下先后通过多份针对伊朗的制裁决议。

  【六国磋商机制】

  2006年伊核问题被提交安理会后,安理会五个常任理事国美、英、法、俄、中与德国六国官员多次就伊核问题举行会晤,寻求解决方案,形成了关于伊核问题的六国磋商机制。2008年7月后,伊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在联合国框架下先后举行多轮对话。

875.jpg

当地时间2013年11月24日,瑞士日内瓦,伊核谈判有关六国与伊朗就伊朗核问题的处理达成了一项“历史性”的阶段性协议。

  【伊核问题首次共同声明】

  2013年8月初,伊朗新总统鲁哈尼上任后,伊朗政府频频释放温和信号,并在伊核问题上展示了务实和开放态度。同年9月26日,伊朗外长扎里夫首次与六国外长就解决伊核问题面对面交换意见,各方同意于10月中旬就伊核问题举行对话。

  10月15日和16日,六国与伊朗在日内瓦举行会谈。会谈期间,各方首次达成共同声明,并宣布将于11月7日至8日举行新一轮谈判。伊核会谈取得实质性进展。

  【伊核问题阶段性协议】

  为落实共同声明,2013年11月24日凌晨,六国与伊朗在日内瓦就解决伊核问题达成阶段性协议。根据协议,伊朗应在2014年7月20日前暂停部分敏感的核项目,而西方则相应减轻对伊制裁,同时双方寻求通过谈判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

  【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谈判】

  为寻求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从2014年2月起至7月20日,六国与伊朗进行了六轮磋商,并在部分议题上取得进展。

  2015年1月以来,六国与伊朗加快了谈判进度,各方尤其是美国和伊朗与其他国家代表进行了密集的多边、双边会晤,伊核谈判进入冲刺阶段。

874.jpg

当地时间2015年7月14日,奥地利维也纳,伊核问题六国、欧盟和伊朗达成伊核问题全面协议。

  【伊朗核问题框架协议达成】

  经过马拉松式的艰难谈判,伊朗、欧洲联盟、伊朗核问题相关六国(美、英、法、俄、中、德)2015年2月2日,终于在瑞士洛桑达成伊朗核问题谈判框架协议,为6月底前达成最终全面解决方案打下基础。

  【伊核问题全面协议达成】

  2015年7月14日,经过漫长而艰苦的谈判,伊朗核问题六国与伊朗在维也纳达成了历史性的伊朗核问题全面协议《共同全面行动计划》,宣告伊核问题的解决取得突破。

  根据协议,伊朗在未来15年内将目前的浓缩铀储量降低至300千克,并在未来10年内大幅削减其运转中的离心机数量。此外,在国际原子能机构核实伊朗履行相关措施基础上,西方将立即解除绝大部分对伊经济制裁。

  美退出伊核协议有何影响?

  中国社会科学院西亚非洲研究所研究员、中东学会会长杨光杨光分析称,美国退出伊核协议,对于各方不会产生太大的影响。

  一方面,2015年伊核协议签署以后,美国并没有按照协议执行,特别是美单方面的金融制裁没有解除,而伊朗也并没有从协议中得到实惠,所以鲁哈尼总统经济改革、开放、发展的计划实际上是没有办法落实的。

  另一方面,美国若退出伊核协议,对于中东地区格局不会有太大的影响,只能使现在的这种格局进一步强化和巩固。

  中东现在的基本格局就是两大阵营的格局,即地区大国冲在前面,背后有域外大国支持:一个是伊朗、土耳其为首的阵营,有俄罗斯支持;另一个是沙特为首的阵营,背后有美国支持。从伊朗目前国内的情况看,没有条件和实力继续搞核计划,所以不会影响中东两大阵营的格局。

  从美国方面看,其推行孤立主义的外交政策,在中东总体是退出的态势,不会和伊朗发生战争,因为那是没有胜算的一场战争。因此,美退出协议,对该地区格局产生的影响有限,中东现有两大阵营格局将持续下去:低烈度动乱的形势持续,不会发生重大的改变。

  英法德为何不退出协议?

  为何英、德、法三国纷纷劝说特朗普不要退出协议?杨光告诉记者,经济利益是这些欧洲国家很重要的考虑。因为美国和伊朗的关系中断之后,美国在伊朗没有任何的经济利益,只有政治上的相互博弈和斗争,欧洲则不然。欧洲在伊朗有很多的经济利益,特别是油气公司,意大利、法国等国家的公司都有参与。美国退出伊核协议,从长远角度看,会危害欧洲国家的经济利益。

  “另外,从近来的情况来看,中东地区的局势若动荡起来,首先受害的是欧洲国家,叙利亚已经是个很大的教训,而面临的最大外部威胁实际上就是难民问题。事实证明,难民问题不仅是单纯人口流入的问题,而且还能带来恐怖主义。所以欧洲还是希望中东地区稳定。”杨光说。

  (综合中新网、北青报、海外网、澎湃新闻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