昨天(15日)上午,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月宫一号”实验室,为期365+5天的世界上时间最长的“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实验志愿者走出“月宫一号”实验舱。校方供图 (摄影 孙也程)
浙江在线5月16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金英磊)5月15日,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内,备受关注的“月宫一号”实验舱缓缓开启舱门,参与实验的4位志愿者微笑着走出“月宫”,手里还拿着亲手在“月宫”种植的大豆、小麦、胡萝卜、西红柿、草莓等,分发给舱外欢呼着祝贺他们的人群。至此,“月宫一号”内进行的为期370天的、世界上时间最长的“月宫365”实验获得圆满成功。
为模拟“意外”,推迟5天出舱
“月宫365”实验共8名志愿者,均为北航学生,按代谢水平高低分为两组,实验于2017年5月10日开始,其间两次换班,历时370天,主要为研究在“人—植物—动物—微生物”四生物链环人工闭合生态系统中,如何为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提供生命保障,并保持系统稳定。
本次出舱时间比原来延迟五天,是“故意”模拟的突发状况,舱内志愿者事先并不知情,意在观察志愿者心理状态。
对此,“月宫365”实验首席科学家刘红解释,延迟出舱的情况在现实中可能会遇到,比如因为气候问题,技术故障,飞船无法按时返回,因而模拟“意外情况”很有必要。虽然在“月宫”里“多加了5天班”,走出舱门的舰长刘慧依然精神饱满。她动情地说:“过去的三百多个日夜转瞬即逝,系统启动似乎还是昨日之事,转眼已平稳运行了一年有余。这归功于舱内外所有月宫人的共同努力。”如今任务完成,她骄傲而自豪。
人机与环境工程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王浚认为,“月宫365”长时间的密闭生存实验获得的生理和心理数据,以及研究建立的调控措施和技术,将为未来的星球基地探索活动人员的健康保障提供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
据刘红介绍,该实验在世界上首次建立了系统长期稳定运行的生物调控技术,并通过实验过程中不同代谢水平的乘员组换班更替、停电及设备故障冲击等突发状况验证了该技术的有效性;分析了不同工况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的稳定性,明确了影响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可靠性的关键因素;发现了在幽闭空间中自然光制度变换对人的生物节律和情绪的影响规律, 发明了模拟自然光变换调节人体生物节律和情绪的技术和设备;并建立了植物长期连续高效栽培技术、营养液长期循环利用净化和调配技术。
“月宫一号”实验舱内丰收的农作物。校方供图 (摄影 孙也程)
研制“迷你月宫” 去月球度假
刘红透露,团队将在总结分析实验结果基础上,研制多个可在空间站、月球、火星探测器上搭载的小型生物再生生命保障系统实验装置,争取搭载机会;继而通过天地对比分析,获得矫正参数和模型,进一步为该项技术应用于太空奠定坚实的技术基础。
“我们会做很多个装置,一部分在地面上,另一部分还会搭建到空间站,如将装置搭建到月球探测器、火星探测器,这样可以通过天地对比,获得矫正参数,由此可以给月球、火星基地设计生命保障系统。”刘红将目光扫向一名20、30岁左右的记者说,“不远的将来,也许你60、70岁的时候有机会去月球度假。”
王浚对记者表示,“月宫一号”所积累的经验、技术、成果,将为建立月球及其他星球长期驻留和飞船星际飞行提供重要的科技支撑。此外,“月宫365”长时间的密闭生存实验获得的生理和心理数据,以及研究建立的调控措施和技术,将为未来的星球基地探索活动人员的健康保障提供重要依据和技术支撑。
现场 隔离一周后继续搞科研
入舱为深冬,归来已初夏。
昨天上午,当拎着瓜果蔬菜、戴着口罩和手套的四位志愿者回归外面的世界,他们的第一反应是——热。外面的气温比舱内略高,志愿者刘佃磊头上已冒出细密的汗珠,不过他表示,“心情很愉悦。”
4位志愿者的身体状态都不错,提及记者最关心的“延迟实验”,他们首次袒露心声。
志愿者胡静斐回忆,“当时心里有点失落,感觉时光在倒流。”但后来,她转念一想,100多天都坚持了,多5天也不算什么。刘佃磊和刘慧也透露,失望的情绪没持续多久就消散了,因为后面又加了不少实验,每天都排得满满的。
舱内环境比较干净,为了防止感染,志愿者们都戴上了口罩。不到一个小时的采访匆匆结束,他们就乘车前往北航校医院,在那里要隔离一周,并接受全身体检和健康测试,这项测试也是实验任务之一。
接下来,他们要投入各自忙碌的科研生活中,志愿者高寒要准备毕业论文答辩,研二的胡静斐也要整理相关数据。舰长刘慧说:“今日我们出舱了,但是我们的任务还没有完成,接下来要将所获得的实验样品和数据,形成报告、论文或专利,为‘月宫365’实验画上圆满的句号。”
(综合中国教育报、北京日报、澎湃新闻、中青网等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