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女性,都在面临着如何发展事业、如何平衡家庭、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问题。怎样纾解女性身上的压力?如何化解女性在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这不仅关系到女性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进步。
浙江在线7月13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吴盈秋)两个孩子,漫长的孕期加产假,前前后后至少五六年无法全身心投入工作;
因为已婚未育,被多家单位明确拒绝,而在未婚时,几家公司都想高薪挖她;
另一位女士结婚没多久,全面二孩政策开始实施,单位以效益不好为由,间接将她裁掉。如今,她34岁,孩子1岁,全家说要不就接着生吧。她看了看新婚姻法,想到自己生完二胎年近40岁,事业基本荒废,没有收入。
上述三个人,都是北京女孩,曾经也是天之骄女,从市重点小学念起,一路凯歌分别进入国内有名的高等学府,然而现在面临着同样的问题——职场歧视。
其中那个被劝说生二胎的女性叫郑炜,她对记者说,不是怕生孩子,怕的是未来几年一步走低步步低,一泻千里。
“从生理来说,女性最好的生育期就是这10年时间,而人生成长的黄金期,恰恰也是这10年。而现在,真的有保障我们的良策吗?”郑炜无奈地说。
职场女性调侃称要在简历上注明“不休假”
“女人当自强。”
这是一个月前,在北京工作的女性陈如在朋友圈写下的文字。这5个字背后,则是因为严重痛经,陈如向领导请假一天,得到的答复是——拿假条交给人事部扣全勤。
对此,郑炜对记者说,对于此类休假要保持“平常心”,“我的微信里至少有四五个群,群里都是以前的同事、一起玩大的朋友,她们经常吐槽现在给女性的保护假并未真正落到实处,不少假期只是‘画饼充饥’。比如‘痛经假’,几乎没有女性请。毕竟用人单位占有很大的主导权,特别是民营企业对于女性的工资、奖金、职务有很大的自由裁量权,企业可以通过自由裁量的方式,让女性有假不敢请。”
对于女性的特殊关爱愈来愈多,这应该是一件好事,但也有女性担心产生另外一个后果——加剧女性就业障碍。甚至有网友调侃,“我以后找工作时是不是还要附注一条,我不休假”。
这看上去是玩笑,但很多女性却笑不出来。
“已婚,已育,一子一女。”面对这样的求职简历,做了7年人力资源工作的钱月忍不住“会意”一笑。
“以前在外企筛选求职简历时,经常看到女性应聘者对子女情况作介绍。近两年,在国内企业的应聘求职简历中,也开始出现这样的介绍,言下之意很明白——已经有了两个孩子,肯定不会再生了。”作为女性的钱月,面对这样的变化,有些无奈。
对于诸如所谓的痛经假之类的女性专属福利,在证券行业工作的左菲菲不赞成,在她看来,此类假期福利表面上出发点很好,但实际上会使企业老板不得不考虑用工成本,使女性就业机会减少。“现在的问题是,休假虽好,但是能不能休也是个大问题。这个假期只是对那些福利待遇好的单位才适用,事实上很多私企连正常的假期都无法提供,更别提这种‘生理假期’了”。
此前,媒体曾以“你支持休‘痛经假’吗”对民营企业、事业单位、国企、外企等数十名女职工进行抽样提问,结果显示,所有受访者均对这一假期表示支持。但是,因保护个人隐私、害怕影响工作等诸多原因,过半受访女职工并不打算享用“痛经假”。
“内心期盼拥有这份专属女性的人文关怀,但想想职场工作压力,哪能随便给自己放假?”一名受访女职工如是说。
当职场女性被打上了标签
“不是不想休假,而是真的无法随心所欲。”
说话者是乔明敏,此前刚刚经历先兆流产的孕妈妈,此时她还有一个身份——维权者。
“我在遭遇先兆流产后,医生让我卧床休息一个月,继续打针吃药到孕12周。我向公司申请休假一个月,在描述完身体情况和希望请假之后,领导直接说了一句‘建议你回家休息两年’,注意此时还是‘建议’,我当然积极表达想上班,而且休假期间仍在处理工作,并不是故意请假,而是身体不允许,即使这样我也会在家里办公,做一些力所能及的事情。然而对方的回答依旧很强势,不批准请假,继续劝退。我只好表示要跟家人商量。”乔明敏回忆说,经过全家人商量,觉得辛苦工作了几年,到该享受孕期福利的时候了,绝对不能主动辞职,“但在二次沟通后,直属领导仍建议我辞职。通话结束后我们就开始整理病历、请假证明等,快递给单位负责人及部门负责人,于快递寄出的第二天早上向直属领导发出请假短信及快递单号”。
此后,乔明敏就经历了领导打感情牌劝说辞职,打感情牌无效改为威逼的“狗血”情节。“这个领导在逼我的时候,还露出狐狸尾巴说之前走的两个女孩子也是他劝走的,并且表示我休假回来后单位环境会变得不友好。由此将我全家都激怒,我们决定要维权到底。”乔明敏说。
而这,算是少许极端的案例,类似的职场事件并不鲜见。
“我的同事里,几名女性领导都是在生完孩子6周后就上班了,因为她的位子不能缺人,一旦她不在岗位上,公司就会找人顶替她,也就是说之前的努力都可能归零,一切从头开始。”左菲菲告诉记者,要想在职场保住位子,“就要不把自己当女人”。
作为人力资源圈里的老资格,钱月给记者说了一个段子:女性还没生孩子,已经被打上“以后要请婚假和生两个孩子产假的特大定时炸弹”的标签;生育一个孩子的女性,在职场会被贴上“这是个随时生二孩定时炸弹”的标签;已经生完二孩的女性,职场上的标签变成“没有精力工作”。
女大学生就业难求职总成“陪练”
职场女性不好当,同样的,女大学生的求职路也不平坦。近日,有媒体对女大学生的就业状况进行调查,发现不少女生在求职时总是处于“陪跑”状态,参加了笔试、面试,挤进了实习,但录取比例却相对偏低。
每年求职季,关于女性遭遇不公平对待的问题,都会成为社会热议的焦点。从各种带有歧视性的“奇葩”规定,比如有用人单位曾在招聘启事中直接写明“男士优先,能证明自己是女汉子的,也可以”;到各种“不足为外人道也”的“潜规则”,比如同一岗位女生的录取分数线比男生高几十分,或者将录取的女生安排在边缘部门、边缘岗位;再到各种数据的佐证,比如有调查报告曾指出,投递简历后,男性大学生接到面试通知的次数比同等情况下的女性大学生高约42%……如此种种,都在不断加剧着人们对就业性别不平等现象的焦虑。
“女性群体对于就业中的性别歧视感知更为强烈”“超八成女性认为在就业中存在歧视”,《2017中国女性职场现状调查报告》中的数据,也进一步反映着当前女性在就业市场所处的劣势地位。为什么女性在求职时更易成为“受伤者”?这背后或许有岗位匹配度等客观因素的影响,有用人单位对女性无法承担高强度、高压力工作的刻板印象,但更主要的可能还是不愿意为女性生育成本“买单”的现实考量。尤其是随着“二孩政策”的放开,用人单位要承担的女性生育成本更高,这反过来也就进一步压缩着女性的就业空间。这也是为什么有不少女性在求职时不敢透露结婚生子的计划,甚至怀了孕要“隐孕入职”的原因。
女性求职为何如此困难
“很多时候人力资源部门也很无奈。一方面,不应该也不想歧视女性;另一方面,业务部门面对因怀孕、生孩子、休产假导致的人手不足也是真心很烦恼。”钱月说。
防范风险——钱月告诉记者,这是“企业对人力资源部门的新要求”。
“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企业确实会倾向于不招女性。因为确实有女性故意占便宜,比如一过试用期就怀孕,一怀孕就请长期病假等。所以,人力资源部门要确保不会招进这样的人,否则就是失职。那么,人力资源部门在有选择的情况下当然会倾向于对自己比较安全的选择。”钱月说,“大龄未婚女青年、已婚生一孩女性,人力资源其实很害怕遇到这两类求职女性。在有选择的情况下,人力资源部门会避开这两类求职女性,因为风险级别最高”。
“诸如保胎假、痛经假等对于女性职工来说,初衷是好的,进一步保护了女性职工,更好地实现优生优育,总体方向没有问题。问题在于实施方是用人单位,新规会进一步增加用人单位招录女性职工的成本。现在的企业,特别是一些微小型企业都是一个萝卜一个坑,有人请假一两个月,就意味着要多招一名职工,这无疑会增加企业运行成本。对于那些在微赢利模式下运行的企业,就可能会遭遇经营困境,显然这是很多企业不愿意做的事情。”钱月说。
在采访最后,钱月给记者看了一条微信信息,来自圈内的人力资源同行——今年我们公司校招近千人,人力资源部门明确说,女生随便给个面试机会就好,除特别优秀者不予录用。
众多男性将进入女性垄断行业
尽管有明确的法律及社会舆论的影响,针对女性的就业性别歧视在中国的存在是不争的事实,管理者主要的观点是女性员工对于工作的投入度低,特别是妊娠期以及孩子1-2岁时抚育孩子的投入,大约有两年左右的时间,女性员工无法全力投入工作,甚至更长,对于管理者安排工作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贵州大学社会学教授殷嘉凯分析说,现在的就业形势,有些女性集中的行业,比如电子厂,原来就存在用工荒的问题,二胎政策让用工的缺失雪上加霜。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也许男性会进入传统所谓女性统治的工作,比如幼儿园老师、护士、服务性行业。二胎产假的延长加剧女性职场劣势,导致针对女性的就业性别歧视更加严重。
积极推动女性就业公平
其实,从白领妈妈的工资不足以支付保姆费用的讨论,到“40岁女演员”无戏可拍的事业危机,再到如今女性在求职时面临的性别歧视,一段时间以来,社会热议的关于女性的话题,也让我们看到,不同年龄段、不同行业、不同身份的女性,都在面临着如何发展事业、如何平衡家庭、如何实现自身价值的问题。怎样纾解女性身上的压力?如何化解女性在家庭角色与社会角色之间的冲突?这不仅关系到女性的发展,也影响着社会的进步,是我们必须回答好的问题。
对于社会来说,在坚持不懈地推动劳动者就业公平之外,或许也到了该更多考虑家庭角色定位与劳动公平的时候。家庭的分担、国家政策的保障,都是推动男女平等就业的重要环节。
关于就业歧视的讨论不断增多并非坏事,它从一个侧面反映出,社会对于女性就业权利的认知在不断加强,这也有助于推动就业歧视问题的进一步解决。如今,不少促进男女平等就业的措施渐次实施,甚至有公司开始尝试用人工智能来解决就业歧视问题,相信随着认识逐渐加深,举措更加得力,我们一定可以不断消除就业市场的性别鸿沟,让初入职场的女性不因性别偏见而处处受阻,让沉淀着经验、阅历的女性不因年龄问题而遭遇行业的淘汰与忽视,让所有女性都能够向阳而生,自由绽放。
这正是:性别少偏见,就业天地宽。追梦有舞台,擎起半边天。
(综合法制网、人民日报、中国新闻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