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7-27

欧美贸易战化干戈为玉帛?事情没那么简单

编辑:蒋敏华
导 语

由美国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牵动了全球经济的神经。美国时间7月25日下午,美国和欧盟突然宣布双方已就贸易争端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虽然双方看似“握手言和”,但事情远没有想像得那么简单!

1_副本.jpg

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共同会见记者(网络图片)

  浙江在线杭州7月27日讯(浙江在线编辑 蒋敏华)由美国特朗普政府挑起的贸易战,牵动了全球经济的神经。美国时间7月25日下午,美国和欧盟突然宣布双方已就贸易争端通过谈判达成协议。虽然双方看似“握手言和”,但事情远没有想像得那么简单!

2_副本.jpg

美国和欧盟之间的贸易战表面上看已经“握手言和”(网络图片)

  欧美“握手言和”

  当地时间7月25日下午,美国总统特朗普和欧盟委员会主席容克在白宫共同会见记者,宣布同意通过谈判降低双边贸易壁垒和缓解贸易摩擦,暂停对对方商品加征新关税。

  外媒称,特朗普与容克达成旨在避免跨大西洋贸易战的协议,缓解了特朗普威胁对进口汽车加征关税引发的紧张局势。

  新加坡《联合早报》7月26日援引彭博社报道称,特朗普说,双方同意欧洲扩大对美国液化天然气和大豆的进口,并且双方降低工业品关税。容克说,在谈判进行期间,美国和欧盟将“暂缓其他关税”。

  特朗普在联合声明中说:“今天是一个大日子,非常大。”他称赞双方贸易关系进入“新阶段”。

  特朗普称,两位领导人还同意致力于在工业品方面迈向“零”关税。他补充说,双方将尝试“解决”他今年早些时候实施的钢铝关税以及欧盟征收的报复性关税。


4_副本.jpg

特朗普和默克尔(网络图片)

  或是“中场休息”

  欧美贸易战就此停火?显然不是!

  有分析人士认为,特朗普政府有善变的前科,人们看待其与欧盟达成的协议,恐怕会更加审慎,更倾向将其视为一次短暂的“停火”,而非正式“停战”。

  欧盟是一个由28个成员国组成的联盟,各国发展程度不同,在对美国贸易摩擦问题上的态度存在着差异。既有誓言抵抗的表态,也有妥协避战的声音。尽管容克作为欧盟 “首席执行官”,在欧洲政治中的地位举足轻重,但其与特朗普达成的最终协议,必须要获得欧盟各国领导人的认可才算有效。如果欧盟任何一位领导人持反对意见,或对特朗普出言不恭,整个谈判进程可能就会出现颠覆。

  美国与欧盟达成暂停加征关税的协议,更多是一种姿态性的。美国对准欧盟的贸易之枪并未放下,只是暂时来个缓兵之计,意图捞取更高要价。而且,不排除特朗普随时变脸的可能。

  此外,还需注意到,特朗普提出的“零关税”建议,实际上给欧盟挖了一个陷阱:如果欧盟拒绝零关税,那么就成了保护主义者,挥舞关税大棒的特朗普倒成了自由贸易者;如果欧盟同意零关税但无法兑现承诺的话,特朗普则可以违约为由,从欧盟索取更多。


3_副本.jpg

德国外长马斯(网络图片)

  德外长突访亚洲

  有舆论注意到,就在欧美贸易战“降温”之际,德国外长马斯却来到了亚洲。境外媒体观察到,这是马斯3月出任外长后首次访问亚洲。马斯表示,他有意识地选择日本作为亚洲之行的首站。

  媒体观察到,日本和德国分别是全球第三和第四大经济体,也是西方发达工业国家七国集团(G7)和20国集团(G20)成员。有观点认为,德国捍卫多边主义及自由贸易的决心在意料之中。

  英国《卫报》网站就报道称,德国总理默克尔曾警告说,特朗普的关税战危及全球繁荣。法新社亦报道称,默克尔还曾警告特朗普不要挑起贸易战。

  对于德国外长的日本之行,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欧洲研究所学者张蓓在接受参考消息网采访时称,德国虽然与日本因为历史的原因有一定隔阂,但民间交往的基础很牢固。德日的走近是特朗普奉行“美国优先”、忽视西方盟友的背景下,这些国家的“抱团取暖”。

  由此可见,虽然欧美在贸易战问题上的争执有所降温,但可以预见的是,各方围绕推进自由贸易、反对单边主义方面的博弈依然不会停歇。


5_副本.jpg

中美贸易摩擦(网络图片)

  [阅读延伸]

  商务部:中美尚未重启谈判

  商务部于7月26日举行例行新闻发布会,商务部新闻发言人高峰在回应有关“美欧达成初步贸易共识”问题时指出,不打贸易战不仅对欧美、对全世界都是好事,中方将关注双方声明能否得到真正落实。

  在回答“中美双方就重启磋商缓解贸易战有无最新举措”的问题时,商务部方面回应表示,中方已经多次表明,磋商的前提是讲诚信、守信用。目前,双方尚未就重启谈判接触。商务部方面同时表示,注意到美方近期有关言论,美方出于国内政治议程考虑,不惜损害全球经济复苏进程来之不易的良好环境,不惜影响全球价值链上的企业和消费者利益,对外四处挑起和升级贸易摩擦,这种非理性的言行是极不负责任的。这种典型的极限施压和讹诈方法,对中方不会有任何作用。

  (综合参考消息、环球网、央广新闻、经济日报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