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8-29

疫情屡屡反复 蝙蝠体内发现第六种埃博拉病毒可能感染人类

编辑:沈正玺
导 语

尽管科学家仅在蝙蝠体内检测到邦巴利病毒,但他们确定了一种可促进病毒转移到人体细胞中的结合蛋白,这表明人类有可能感染这一病毒,但没有证据表明它会引起任何症状。

  浙江在线杭州8月29日讯(编辑 沈正玺)据美国趣味科学网站27日报道,科学家在塞拉利昂邦巴利(Bombali)区发现了一种新的埃博拉病毒,并命名为邦巴利病毒。据了解,至少有两种蝙蝠携带这一病毒。这是在人类身上检测到之前,在动物身上发现的第一种埃博拉病毒。该病毒可能感染人类,但尚不清楚它是否会引起疾病。

16246e94b3ce4f0aba29792316d516b2_th.jpg

很多人坚信2014年的埃博拉疫情就来自西非的蝙蝠。(资料图片来自网络)

  科学家在蝙蝠身上发现可能感染人类的新病毒 

  目前,人类已发现5种埃博拉病毒:扎伊尔、莱斯顿、本迪布焦、苏丹和塔伊森林病毒。除莱斯顿外,其他4种都会在人身上引发严重且常常致命的疾病,而最近最具破坏性的埃博拉疫情都由扎伊尔病毒引起。

  埃博拉病毒于1976年被发现,其来自何处仍是未解之谜。以前的研究表明蝙蝠是主要的宿主,但科学家至今仍无法从蝙蝠体内分离并获得完整的埃博拉病毒基因组。

  为了在病毒传播给人类之前在其宿主物种中识别出病毒,美国国际开发署“预言”(PREDICT)项目埃博拉病毒宿主课题组的科学家,从塞拉利昂的535只动物(244只蝙蝠、46只啮齿动物、240只狗和5只猫)身上采集了生物样本,并测试它们体内是否存在埃博拉病毒。

  结果发现,4只蝙蝠(3只小型无尾蝙蝠、1只安哥拉无尾蝙蝠)的埃博拉病毒测试呈阳性,其它动物的测试为阴性。对寄居在蝙蝠身上的埃博拉病毒的基因组进行测序时,科学家发现,该病毒与以前确定的埃博拉病毒非常不同,代表了一个新类型,他们以发现之地将其命名为邦巴利病毒。

  尽管科学家仅在蝙蝠体内检测到邦巴利病毒,但他们确定了一种可促进病毒转移到人体细胞中的结合蛋白,这表明人类有可能感染这一病毒,但没有证据表明它会引起任何症状。目前尚不清楚邦巴利病毒的表现更像莱斯顿病毒,还是更像扎伊尔病毒。

  相关研究论文发表于最新一期的《自然·微生物学》杂志。作者指出,这项工作的目的不是为了引发对蝙蝠的恐慌。以前的研究表明,扑杀蝙蝠不会减少疾病的传播,反而会增加易感蝙蝠的数量,增强疾病传播。

75d24c77-ba0b-4ec1-93dd-28e7b9da6cce.jpg

刚果民主共和国卫生部门宣布,从8月8日起为民众接种抗“埃博拉”出血热疫苗(图自上观新闻)

  埃博拉疫情在刚果(金)疫情反反复复

  今年5月,刚果(金)西北部赤道省确认出现埃博拉疫情。就在世卫组织7月24日宣布疫情结束之后仅仅一周,刚果(金)卫生部于8月1日宣布,东部北基伍省也出现了埃博拉疫情。

  北基伍省省长帕卢库1日在社交媒体上说,该省贝尼地区出现埃博拉疫情,随后刚果(金)卫生部长卡伦加发表声明,确认北基伍省出现埃博拉疫情,有4例样本被确认为埃博拉阳性。

  卡伦加在声明中说,一周前宣布结束的埃博拉疫情发生地距离本次疫情发生地2500多公里,两者暂未发现有关联,目前仍不能确认新一轮埃博拉疫情已经暴发。

  世卫组织副总干事彼得·萨拉马7日在社交媒体写道,基因测序分析显示,北基伍省的最新埃博拉疫情是“新的爆发”,与先前赤道省出现的疫情无关。不过,两场疫情均由扎伊尔型埃博拉病毒引发。萨拉马证实,这是该国1976年首次发现埃博拉病毒以来遭遇的第10次疫情,在新一轮疫情中已报告有36人死亡。

afb4c409-5db7-4adf-a462-5f1f99fd4743.jpg

8月上旬,刚果Mangina村,卫生工作者为民众接种疫苗(图自上观新闻)

  至今,还没有针对埃博拉病毒的临床治疗药物或疫苗获批上市。在对抗上一轮埃博拉疫情中,刚果(金)卫生部在世卫组织等机构协助下在赤道省启动首轮疫苗接种。接种的疫苗rVSV-ZEBOV是当前主要的埃博拉试验性疫苗。多项临床试验显示,它能有效预防埃博拉病毒感染,且较为安全。这款疫苗虽尚未获得上市许可,但有效性在先前有限接种中获得确认。

  在应对上一轮埃博拉疫情时,萨拉马就指出,大范围疫苗接种仍面临困难。部分疫区地处偏远、不易进入,且没有持续电力供应。目前疫苗只能空运到这些地区,并需要储存在零下80摄氏度至零下60摄氏度的低温环境中,这给防控工作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但也有专家认为,使用未经适当测试的治疗方法或疫苗是不道德的,而且后果可能是灾难性的。

  为何疫情屡屡出现

  埃博拉出血热是由埃博拉病毒引起的一种出血性传染病,主要通过接触病患或被感染动物的血液、体液、分泌物和排泄物等感染,也能通过性接触传染,临床表现主要为发热、出血和多脏器损害。患者病死率可达50%以上。

  为何埃博拉阴影在刚果(金)挥之不去?

  世卫组织提示,北基伍省与卢旺达和乌干达接壤,当地跨境贸易频繁,病毒扩散至这些国家的风险较高。此外,当地收容大量难民,严峻的安全形势可能给疫情防控带来困难。

  中国第21批赴刚果(金)维和医疗分队内科组组长李志伟接受新华社记者采访时说,与上次疫情发生的环境不同,这次疫情发生在一个正在遭遇冲突的地区。北基伍省有大量因冲突流离失所者和众多反叛武装团伙活动,疾病容易在反叛武装中流行、扩散至周围地区及邻国。

  刚果(金)大片国土被热带雨林覆盖,雨林里常见的果蝠被认为是埃博拉病毒的主要宿主。许多研究人员认为,当地居民会因为接触到被感染动物的粪便或沾有被感染动物粪便等的水果而被感染,这是刚果(金)屡屡出现埃博拉疫情的主要原因。

  李志伟认为,当地老百姓有捕食动物的习惯,而且当地有亲吻、触摸死去亲人的葬俗,这都给埃博拉病毒传播提供了机会。另外,当地常年战乱,贫穷落后,卫生条件和防病意识差,也使疫情防控“难上加难”。

  (综合科技日报、环球网、新华网等的消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