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136
邮箱 tougao@zjol.com.cn
国内 | 国际 | 浙江新闻 | 浙江潮评论 | 浙商网 | 长三角 | 教育 | 娱乐 | 体育 | 社会 | 摄影 | 传媒 | 论坛 | 专题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时政新闻 > 社会扫描 正文
文字: 大  中  小     打印 

曾培炎:理解《建议》思路 落实科学发展观

www.zjol.com.cn 2005年10月31日 11:51:4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四)坚持加快推进产业结构优化升级,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产业结构不合理是我国资源消耗多、环境污染重和宏观经济运行不稳定的重要原因。针对我国农业基础薄弱、工业大而不强、服务业发展滞后、产品技术水平低、企业组织结构不合理等现状,《建议》明确提出,要努力发展先进制造业,提高服务业比重,加强基础产业、基础设施建设,大力推进产业结构的优化升级,切实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建议》要求,要把提高自主创新能力作为产业结构调整优化的中心环节,不断提升产业技术水平,广泛应用高新技术和先进适用技术提升制造业,特别是加快振兴装备制造业,大力发展信息、生物、新材料、新能源、航天航空等高技术产业。要继续推进国民经济和社会信息化,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构建技术高、效益好、消耗低、污染少、就业多的产业结构。要加快发展就业容量和市场潜力大、能源和资源消耗少的服务业,增强服务业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要把能源产业的发展放到重要位置,坚持节约优先、立足国内、煤为基础、多元发展,构筑稳定、经济、清洁的能源供应体系。要着力调整原材料工业结构,加快矿产资源勘探开发,进一步完善水利、交通、信息等基础设施。

  (五)坚持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形成合理的区域开发格局

  改革开放以来,各地经济都有很大发展,人民生活水平普遍提高。但地区之间发展的差距仍在拉大,公共服务水平差别较大,生产力空间布局不合理。逐步解决这些问题,促进区域协调发展,既是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的需要,也是实现共同富裕、促进民族团结、维护边疆稳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必然要求。《建议》要求,继续推进西部大开发,振兴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促进中部地区崛起,鼓励东部地区加快发展,坚持实施区域经济发展战略,并突出强调了“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和“建立区域间互动机制”两大重点。这是中央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局出发作出的整体战略部署。

  《建议》从各地区的实际出发,按照发挥比较优势、加强薄弱环节、促进协调发展的要求,明确了各区域的发展导向和总体思路,以形成东中西互动、优势互补、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新格局。同时提出,要根据不同区域的资源环境承载能力和发展潜力,按照优化开发、重点开发、限制开发和禁止开发的不同要求,明确不同区域的功能定位,逐步形成经济社会与人口资源环境相协调的各具特色的区域发展格局。这是区域发展总体战略的重要思路,是优化资源配置、保护生态环境的新措施,必须科学规划,抓好落实。健全区域之间相互促进、优势互补的互动机制,是促进区域协调发展的有效途径。《建议》在总结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健全市场机制、合作机制、互助机制、扶持机制等要求。这些机制体现了发展全国统一市场、促进生产要素自由流动的效率原则,体现了发挥各地比较优势、实现区域之间优势互补的共赢原则,更体现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公平原则。互动机制的完善,将为区域经济协调发展提供重要的体制和制度保障。

  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技发展的战略基点和结构调整的中心环节

  创新是一个民族进步的灵魂,是一个国家兴旺发达的不竭动力。自主创新能力是国家综合国力的决定性因素,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关键。当前,我国已经成为经济大国和贸易大国,但一些产业的核心技术仍然受制于人,大量关键设备依赖进口,科研开发水平与发达国家相比还有很大差距,这是制约我国经济进一步发展的瓶颈环节。必须看到,没有创新的发展是难以持续的,仅靠低附加值的产品出口成不了贸易强国,靠较低技术的产业基础也成不了经济强国。目前,我国已经进入到必须依靠自主创新才能加快发展的新阶段。真正的核心技术是买不来的,只有大力推进自主创新,才能为经济增长提供新机会和新动力,才能为产业结构优化升级提供持久的技术支撑,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国际竞争中赢得主动,才能有效地保障国家经济安全和国防安全,也才能真正实现增长方式的转变,使科学发展观落到实处。《建议》指出,要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作为科学技术发展的战略基点和调整产业结构、转变增长方式的中心环节,大力提高原始创新能力、集成创新能力和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能力,提升产业技术水平。这是中央综合分析国际环境和国内形势作出的又一重要判断,体现了鲜明的时代特征和明确的政策导向。当前和今后一段时间,要坚持“自主创新、重点跨越、支撑发展、引领未来”的方针,促进产业与技术、经济与科技紧密结合。

  (一)以增强企业创新能力为重点,加快国家创新体系建设

  企业是创新的主体,企业创新是推动国家不断创新的重要动力。要加快建立以企业为主体、市场为导向、产学研相结合的技术创新体系,形成自主创新的基本框架。要加快建立现代科研院所制度,发挥其在形成产学研相结合的有效机制和国家创新体系中的重要作用,使其更具活力。要坚持军民结合、寓军于民,健全国防科技创新体系。要加强区域创新能力建设,形成符合区域资源和产业特色要求的科技布局。要加快发展各类科技服务机构,建立有利于自主创新的社会化中介服务体系。

  (二)高度重视原始创新,力争取得重大突破

  要着眼长远,面向国家重大战略需求,按照有所为、有所不为的原则,切实加强基础研究,积极支持原始性创新研究,不断增强科技持续创新的能力。要集中力量,瞄准信息、生物、海洋、航天、纳米、新材料等战略领域,超前部署高技术研究,抢占关系国计民生和国家安全的前沿技术制高点,积极引领未来经济社会发展。

  (三)大力推进集成创新,促进重要产业跨越发展

  要突出重点,精心组织跨学科和跨产业集成,在信息、能源、资源、环境、农业等关键领域,攻克一批重大核心技术和共性技术,并加速科技成果产业化。要实施一批科技和高技术产业化重大专项,开发对经济社会发展具有重大带动作用的高新技术,为产业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撑。

  (四)努力加强消化吸收再创新,提高我国产业技术水平

  要认真总结历史经验,发挥后发优势,坚持开放式创新,把引进国外先进技术与消化吸收更好地结合起来,逐步掌握核心技术和自主知识产权。要依托重大工程,推进重大技术装备的国产化,在清洁高效发电技术装备、大型煤化工成套设备、高速铁路和轨道交通装备、大型精密高速数控装备、集成电路关键设备等领域,促进自主设计、自主制造、自主建设、自主运营,促进产业技术水平的提高,实现技术和知识的再创新。

  (五)采取有效的保障措施,形成鼓励自主创新的政策环境

  构建鼓励自主创新的激励制度,是实现创新的根本条件。要以产权特别是知识产权保护为核心,形成激发创新积极性、鼓励创新行为和提高创新回报的外部环境。要深化科技体制改革,调整科技结构,整合科技资源,加强重大科技基础设施、国家工程中心、企业技术中心建设。要实行有利于增强自主创新能力的财政、税收、金融和政府采购等政策措施,研究制定技术标准和完善有关法律法规。要增加人力资本投入,培养大批高素质的创新人才,充分发挥人才作用,为提高自主创新能力提供强有力的人才支撑。

来源:人民日报 作者: 编辑:孙铭
·发改委向152个项目3个生产基地授牌 曾培炎出席   2005-10-12
·曾培炎为《领导干部循环经济知识读本》撰写序言   2005-09-28
·曾培炎:中国经济平稳较快发展的基本面不会改变   2005-09-07
·曾培炎副总理访俄提出促进两国投资合作五建议   2005-06-10
返回国内新闻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生活资讯 更多 
·明年艺术类考试实行网上报名
·本周六百大店庆 最低4折以下
·杭州钱塘江两岸色彩规划完成
·浙江省气象台:今天天气好
·货车过杭州湾大桥要穿反光背心
·杭州飞西宁呼和浩特航班取消
生活提醒 求职考试 消费商情
杭州天气 今日电视 今日影讯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联系方式  
新闻热线 0571-85310961
热线传真 0571-85310985
投稿邮箱 tougao@zjol.com.cn
联系地址 杭州体育场路178号
     浙江在线新闻中心
邮政编码 310039
责任编辑 何始玉
[an error occurred while processing the directive]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4.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