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做客央视《新闻会客厅》,称裁军减掉的是“脂肪”,强壮的是“肌肉”
关注焦点
2005年12月31日,一则消息引起了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中国人民解放军按照2003年制定的计划,在总员额250万的基础上如期裁减员额20万。至此,中国军队总规模降至230万。和前几次裁军有所不同的是,此次裁军20万不仅是一个人员数量上的减少,更是在军队结构上做了很多调整,这就使得这次裁军和以往相比有了更多鲜明的特色。日前,央视《新闻会客厅》栏目邀请中国军控和裁军协会研究部主任腾建群先生,军事科学院战略研究部少将彭光谦,对此次裁军予以解读。
解读焦点1
裁军不单是20万人走掉
腾建群:我们一说到裁军20万,头脑中马上想到20万人,包括17万军官,三万士兵走掉了,这只是裁军的一个方面。我个人认为裁军包括,第一个是员额,第二个淘汰掉了一些装备,第三个就是机构方面的一些调整。还有一个就是说在人员方面的优化,它是一个系统的,不单单是一个20万人走掉的问题。
应该说它适应了当前实际上社会转型,就是由机械化向信息化过渡,我们这个反应相对来说是非常灵敏的。
彭光谦:跟以往相比,它的基础不一样,从瞄准未来的信息化战争和信息化部队大平台去的,着眼点还是比较高的。
解读焦点2
裁军体现指挥“扁平化”
腾建群:我个人认为它有一个比较强的特点,就是针对编制体制,结构上存在的一些问题做出一些调整,比如这次裁员20万当中有17万是军官,80%是军官,跟这个是有关系的,就是越来越适应现代条件下国防和军队建设的需要。我觉得这个是这次裁军的一个最大的特点。
彭光谦:对,优化我们的结构,包括指挥体制也改变。
大家知道,小的时候可能玩过陆战棋,上面有个司令,有军师旅团营连排班、工兵、炸弹,这个是比较传统的,现在比如这次调整,我们撤掉的一些师的编制,撤掉了一些团的编制,这样就使这个结构更加合理,更提高了包括指挥层面的一些东西,更加便捷。
腾建群:比如说陆军军旅营调整,实际上随着信息化调整,部队的信息化装备的程度越来越高,就不需要更多层次的指挥层。所以这样一压缩层次以后,就是我们用军事术语来说是扁平化的,过去的指挥是树形的,在塔尖上的是最高的,是司令,然后是军师旅团营连排班,还有工兵、炸弹,我们慢慢压缩,慢慢趋向扁平,这个技术能够保障,比方说通讯设施。
解读焦点3
精简整编减掉的是“脂肪”
彭光谦:精简整编核心是一个字,精,这个精不仅是个数量概念,更多是质量概念。毛主席曾经讲过,兵要精,武器要好,步伐要整齐,所以兵贵精,而不贵多,减掉的是脂肪,强壮的是肌肉,砍掉的是尾巴,锋利的是牙齿。
随着技术的发展,现在世界各国军队都在走这么一条路,下数量,上质量,搞质量军队,提高军队的技术含量,比如这次裁军,我们一些技术含量比较高的军兵种,比如说海军、空军不但没有裁减,而且还扩大了,因为我们现在走质量建军的道路。
现在历史上我们讲海空军、陆军可能很明确的,但是未来的发展趋势应该说界限在逐步模糊,逐步缩小,空军里面有海军,海军里有陆军,陆军里有航空兵,而且未来有的国家在运用新的编制形式,打破界限,像美国计划不叫海陆空,叫遥感军,负责侦察控制的,第二个指挥控制军,第三个活力打击军,第四个作战保障军,打破了军兵种的界限。
裁军回顾
1950年6月,全军员额精简为400万,这也是新中国的第一次裁军。
1985年,时任中央军委主席的邓小平宣布裁减军队100万,使军队总员额减为319万人左右。
1997年,中国决定在3年内裁减军队员额50万,中国军队规模降至250万的水平。
2003年,中国决定再次裁减军队员额20万,至此,中国军队总规模降至230万。裁减的20万人中,有17万是军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