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大“出人意料”引热评
日本2005年对华投资再创新高的消息一传出,立即引起了各国的关注。中日媒体自不必说,欧美媒体也第一时间做了大篇幅报道。两大“出人意料”成了人们议论的焦点。
一是惊诧于在中日“政冷”尤其严重的2005年,日本对华投资竟“热火朝天”,投资额破天荒地达到了65.3亿美元,比前年上涨了19.8%。根据日本经济产业省的数据,2005年,日本对华投资金额已经占到对外投资总额的15%以上。
第二个“出人意料”是,2005年,几大对中国大陆投资的“主力”纷纷减少了投资额。其中美国减少了22.3%,香港、台湾也在减少,就连中国自己对内投资也比前年减少了0.5%。反而是日本,在人们普遍不看好的情况下,在对华投资中显得一枝独秀。
人们想知道的是,究竟是什么力量吸引着日本,把如此多的钱投在与其政治关系并不融洽的中国?这些钱都投在了哪些地方?
投资领域全面开花
在过去的一年中,日本对华投资涉及各行各业,其中电子、汽车制造及配套企业和服务业等领域表现尤其突出。
在传统的电子制造领域,日本仍在不断扩大在华投资规模。前不久,日立制作所专务董事、中国总代表冢田实在见到本报记者时,非常高兴地谈到了该公司的日立环球存储产品(深圳)有限公司。“我们的投资总额为5亿美元,今年1月一期工程已经完工,工程全部完工以后,这里的存储器生产规模将达到日立总产量的一半。”冢田说。
由于中国汽车市场需求迅速扩大,销售量大幅增长,而日本汽车行业在中国市场的起步要比德国、美国等欧美国家晚。为了追赶欧美汽车厂商,日本汽车行业近年大幅增加对华投资。去年,丰田、日产、本田、以及三菱汽车等日本大型汽车厂商基本上都增加了在中国的直接投资。2005年到2009年,日本6家汽车企业要在中国投资2250亿日元,年产能将达到241万辆。去年下半年,日资汽车在中国轿车市场上的份额已经接近30%。
随着汽车生产厂商在中国投资的扩大,汽车生产销售的增长,一些与汽车生产配套的日本企业也纷纷进驻中国市场,或追加在中国的投资,扩大生产能力。在丰田等企业尚未动身以前,它们早已“粮草先行”,广东汽车制造园区中云集了大量日本汽车零部件厂家,就是一个例证。
另外,随着日本众多制造业企业进入中国,为这些企业提供服务的金融保险、物流、市场调查、咨询、广告等企业纷纷进入中国。随着上海、北京、广州、深圳等中国沿海城市居民收入的增加,以富裕阶层为主要对象的流通、饮食、美容美发等企业也纷纷进入中国市场。这些企业的投资额虽然不算大,但加起来也是不小的数额。
日本贸易振兴机构北京办事处所长柴生田敦夫对本报记者说:“日本的对华投资在不断扩大。上世纪90年代后期,地点为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行业为纤维、电子、食品加工等。2000年以后,地区进一步扩大,环渤海也成为了日资企业的重点投资对象,而在投资内容上,加入了软件、研发、汽车等新内容。”
中日经济存在很大互补性
专家分析,日本企业在中日政治关系不十分顺利,日本一些媒体炒作中日民间感情对立的情况下,扩大了在中国的投资,主要是因为中日经济关系中,两国在研发技术阶段、生产水平、市场规模等方面存在很大的互补性,这种互补表现得越强烈,日本企业对华投资动力就越大。中国市场需求的扩大被日本学者称为“中国特需”,日本著名学者大前研一的研究结果认为,“中国特需”对日本经济增长的拉动至少在1%左右。日本企业界人士普遍认为今后日本对的依赖程度比现在要提高一倍以上,就连日本政界也承认,尽管不时出现政治紧张,但中国继续购买日本产品是确保此次经济复苏得以持久的一个关键因素。
改革开放以后,特别是近十年来,日本对中国投资的持续扩大,让中日经济格局出现了变化,中日之间农业与工业的互补关系正在逐步演化成工业内部的分工合作关系。
在东京,本报记者采访了富士施乐公司吉田专务董事。吉田说:“富士施乐从几年前开始,就在日本开发、实验性地制造一些产品。在产品可以大批量生产以后,就把产品拿到中国,在中国生产,向全世界销售。”
开发和生产的分工体制也在面临着新的挑战。东芝、日立、松下等日资企业已经先后在中国设立了独立的研发公司,加大在中国的研发力度。“也许有一天中国能赶上或超过我们的开发水平,但我们为了保持开发的先进性,要更多地投入资金,再加快开发的步伐。”吉田专务董事说。
去年,部分日本学者提出“中国投资风险论”,但日本大和证券综合研究所指出,只要有投资就会有风险。日本企业并非无视风险随意在中国投资,而是权衡了利弊得失、机遇与风险之后,在正视风险的基础上加快对中国投资的,在中国投资的风险要远远低于不在中国投资的风险。
今后,日本也会加大对亚洲其他国家的投资,但是,“对日本企业来说,它们在中国已经投下了相当大的资本,日中在生产方面是互补关系,中国的市场有其魅力,这一切让日本企业难以把投资对象转移到他处。”日本贸易促进机构北京办事处副所长真家阳一对记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