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期二上午,温家宝总理乘专机离开北京开始其为期四天的韩日之行,按计划他将在4月11日至13日访问日本,这是中国总理7年来首次访日。对于这次万众瞩目的访问,全球主要新闻媒体都给予了高度关注。现在我们摘编一些主要媒体的重点报道内容,以便向读者提供更多信息。
日本媒体:抖搂访问日程关注结果
日本共同社报道说,温家宝总理将在日本国会发表演讲,这对中国领导人来说还是20多年来头一次。此外,温家宝还将与安倍晋三联合发表一份促进双边战略互惠关系的声明,经济合作、军事对话以及能源和环保领域的合作也将被列在议事之程。
报道中说,为了展示这次访问的人文色彩,温家宝总理可能还将参加一场大学队之间的棒球比赛。
《日本经济新闻》在一篇没有说明消息来源的报道中说,温家宝总理将与安倍晋三首相签署一份联合声明,文件中将包括十多项重要条款,其中包括日本将向中国转让清洁能源技术的内容。《产经新闻》则报道说,温家宝总理将宣布恢复进口日本大米的决定。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米消费国,尽管国内产量已经可以自给自足,中国还是决定对进口大米敞开大门。2003年中国停止从日本进口大米,理由是在运输大米的集装箱中发现昆虫。
西方媒体:关注中日关系解冻
《华尔街日报》报道说,中日关系终于迎来了解冻的契机。中日的高层互访表明,这两个亚洲大国都认识到,它们就历史问题发生的争执不应该妨碍两国蓬勃发展的经济关系。这一态度转变对世界经济具有重要意义,因为中日两国在全球经济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中国的低成本制成品对多数工业化国家来说已成为必不可少之物。而作为仅次于美国的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经历10年萧条后经济再度稳步增长的日本拥有巨大的消费潜力。中日两国都可从双边的贸易和投资中获益。
英国《金融时报》报道说,靖国神社仍是中日关系症结。报道中说,安倍晋三在参拜问题上采取模糊立场,为日中两国恢复全面的外交交流扫清障碍。但这也使一些分析人士担忧,如果今后日本领导人参拜靖国神社,可能会使日中关系在次受到重大影响。
中国国内媒体:为访问创造良好舆论氛围
自从安倍首相去年9月份访问中国以来,中日关系迅速升温。为了给这次访问创造良好的舆论氛围,中国中央电视台近日在黄金时段播出了一部反映唐朝僧人鉴真到日本传播佛教的电视剧。中国国际问题研究所研究日本的学者周兴宝说,这表明中日两国有数千年的友好关系。
本月初,安倍首相关于慰安妇的讲话在亚洲国家激起的强烈反响后两度道歉,中国外交部发表了一份措辞相对温和的声明。
专家观点:"融冰"因互有需要升温水到渠成
美国乔治敦大学国际关系教授David Shambaugh说,现在中日双方都想为双边关系稳定奠定新的基础。他说,中方在这一问题上的心情尤为迫切。
上海复旦大学日本研究学者郭定平(音译)说:“安倍首相希望通过中日关系改善提高在国内的支持率。”他说:“而中国则希望通过高层互访使中日关系更加稳定。”
中国现代国际关系研究院(China Institutes of Contemporary International Relations)研究日本的学者马俊威说,即便为了使经济增长不受影响,中国也愿意与邻国保持良好关系。关注东海油气莫把日本推向美国
困扰中日关系正常发展的一个主要障碍是东海领海划分和油气资源开发问题。中日两国对油气资源都非常重视,自从上个世纪70年代在东海附近发现油气储藏以来,中日两国有关该海域主权归属和资源开发问题一直存有争议。
近年来,围绕东海问题的争端已经威胁到了中日两国在经济贸易领域的合作。中国已是日本的第一大贸易伙伴,而日本则是继欧盟和美国之后的中国第三大贸易伙伴。不过中日双边贸易额的增长速度却要慢于中国与其他国家间贸易的增速。日本2006年的对华直接投资下降了30%,降至46亿美元,中国的一些分析人士将这主要归咎于中日两国的政治关系。
对于久拖不决的东海油气资源开发问题,这次访问恐怕难以取得实质性突破。共同社报道说,尽管曾经希望在温家宝访问期间双方能够就此问题签署一份协议,但目前尚没有迹象表明这一愿望能够得到实现。
温家宝在接受采访时强调,就中国在具有争议的东海水域开采天然气的问题,希望双方能在这一长期纠纷上取得进展。他表示,计划启动两国经济部长之间的定期高层对话机制。
一些中国学者担心,东海问题久拖不决只会把日本推向其传统盟友——美国的一边。这对于急于解决台湾问题并希望在东北亚安全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的中国政府来说显然是不希望看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