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庆三峡职业技术学校
移民技能培训
外迁移民启程赴浙江
浙江在线4月21日丰都讯 (特派记者 李敏) 一个移民县城的一所职业技术学校,短短几年,就培养了5192名移民,并将当地农村剩余劳动力整体“打包”,订单式“直销”往重庆南岸、长三角、珠三角等经济发达地区。此举即大大解决了移民就业问题,提高了就业素质,同时也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经济发达地区技能高手用工之荒。
19日,重庆市委书记汪洋在接受全国网络媒体集体采访时说,重庆正在逐步将库区劳务经济作为第一经济力推。
与汪洋的库区发展新思维相一致的是,本网记者从丰都移民大县了解到,劳务开发已经成为该县未来五年发展战略的“三套马车”之一,正快马前行。且截至目前,已经形成了自己劳务培养、输出、再培养、再输出的良性轨迹。
17岁的向雪梅是丰都双路镇花园村1组村民,初中辍学,正是自己村搬迁的时候,作为移民子女,她享受到了在该县三峡职业技工学校免费培训缝纫机的待遇,作为长期学员,由学校定向培养两年后,考核合格后直接送往实力强劲的沿海地区制衣厂。
向雪梅一家五口,爷爷、父母、还有弟弟。家庭困难,是较早在当地政府登记的农村贫困户,她回忆,当时听到学校承诺免费培训,还包工作,一家人都没敢相信,托本村的几位已经培训结束参加工作的打听,才兴奋地入了学。
她已经入学一年,学会了缝纫、绘图、设计等技能,在学校住宿不花钱,上课不花钱,只要交伙食费即可,有时候学校接到工厂订单,作为劳动还有一定的报酬。
三峡职业技工学校田校长对浙江在线记者说,三峡技校开设有市场营销、电工、建筑技工、电焊、电子、电器维修、旅游、餐饮、美容美发、缝纫、厨师等十八个市场需求量极大的热门专业,是重庆市在丰都县确定的“农村劳动力培训基地”、“再就业培训基地”、“退役士兵就业指导中心”、“特种作业人员安全技术培训中心”和“劳动预备制度培训基地”。
这么多岗位,有市场吗?县劳动与社会保障局局长李志坚给出的一组数据印证了培训火爆的事实,丰都县有各类劳动力46万人,其中农村38.6万人,富余劳动力31.33万人,已经转移输出19.25万人,还有12.08万名富余劳动力需转移。
库区就业岗位严重短缺,针对外出务工19.25万人中有技能者不足10%的现状,改文凭教育、就地安置为主,变为以短期技能培训,输出异地就业为主,通过把准市场需求规律,我们摸索出适合丰都移民、下岗失业人员、农村富余劳动力免费培训就业的“三段式”培训就业模式,即通过“订单式”组织、“菜单式”教学、“定向式”就业,将库区移民的技能掌握、就业安置、权益维护熔为一体。实现了移民跨地区就业“输出有组织,就业有技能,权益有保障”。
截止2006年底,培训各类人员10239人,其中下岗失业人员就业再就业培训8500人;创业培训88人;移民培训5192人;扶贫和“阳光”工程培训1739人,就业率达到98%以上。
现在的技校已经全部按照市场化机制运作,与客户绑订,政府给予一定的补贴。分短期和长期培训学员,把合格的“产品”推向更广阔的市场。
学校的生源如何?田校长说,我们培训的学员全部达到技能要求,厂家供不应求。他比较了一下,过去自己培训的学员要去发达省份企业去求去请,有时候还得给企业的人力资源部负责人打点,现在,都是长三角、珠三角的企业慕名而来,来抢工人。学员工作的工资也有千元以上,生活得到了保障。
浙江作为制造业大省,一直没有忽视对库区劳动力输入的土壤,几年来,“三峡技校”在沿海先后与浙江省东阳市、宁波市,建立了稳固的合作关系。与宁波摩尔顿婴儿车制造有限公司合作,从2004年起,每年将为该公司培训缝纫车工800名。
目前,技校免费培训的范围根据库区政策已经涵盖到了移民、农村贫困户、城镇低保户、大龄孤儿以及退役军人。
让库区人民都有“饭碗”,已逐步成为现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