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正文
   | 打印
放大 原大 缩小 打印 
周济:十六大以来中国教育进入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2007-10-16 15:31:32   浙江在线新闻网站
 

  中国教育部部长周济今天在教育部官方网站发表文章《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对中共十六大以来教育事业改革发展作了回顾。文章指出,五年来,中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绩显著,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全文如下: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高举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伟大旗帜,作出了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等战略部署,坚持教育优先发展,大力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全国教育战线认真贯彻落实党的十六大精神,在党中央、国务院领导下,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巩固成果,深化改革,提高质量,持续发展,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五年来,我国教育事业改革发展成绩显著,进入到一个新的发展时期。

  一、切实落实教育优先发展战略地位,教育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重要贡献

  党的十六大对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进程做出了全面的战略部署,提出要在本世纪头20年,集中力量,全面建设惠及十几亿人口的更高水平的小康社会。十六大报告指出,实现现代化建设第三步战略目标,教育具有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的战略地位和作用,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伟业的关键所在,必须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

  2007年8月31日,胡锦涛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强调,当今世界,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科技进步日新月异,国际竞争日趋激烈,知识越来越成为提高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的决定性因素,人才资源越来越成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战略性资源,教育的基础性、先导性、全局性地位和作用更加突出。中国的未来发展,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归根结底靠人才,人才培养的基础在教育。教育是提高人民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的基本途径,是发展科学技术和培养人才的基础工程。大力发展教育事业,是发挥我国人力资源优势、建设创新型国家、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然选择。在新的时代条件下,我们必须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全面实施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继续坚持好、落实好把教育摆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的方针,大力倡导尊师重教,大力发展教育事业,大力提高全民族素质,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的人才和人力资源保证。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首先明确了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方向和任务,即:坚持"一个宗旨",完成好"三项任务",就是要坚持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努力办好让人民满意的教育;完善国民教育体系和终身教育体系,形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教育体系;培养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数以千万计的专门人才和一大批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为中华民族伟大复兴而奋斗的一代新人;促进教育与科技创新和经济建设、文化繁荣和社会进步的紧密结合,为现代化建设做出更多知识贡献。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明确了新时期推进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方针,即:"巩固、深化、提高、发展"的八字方针,一是巩固成果,巩固和发展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和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成果,巩固和发展高等教育大众化成果,巩固和发展教育教学改革和体制改革的各项成果。二是深化改革,坚持统筹兼顾、重点推进、逐步深化,大力推动管理体制、培养模式、课程体系、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的改革创新。三是提高质量,把提高教育质量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大力推进依法治教、从严治教,强化教育教学管理。四是持续发展,既要考虑教育自身的持续协调发展,更要考虑教育与经济社会的持续协调发展。

  学习贯彻党的十六大精神,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我们明确了推进新时期教育改革发展的工作思路,一是坚持以人为本。教育以育人为本,以学生为主体;办学以人才为本,以教师为主体,自觉实践教育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二是突出发展重点。把素质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主题,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着力提高高等教育质量。三是把握发展全局。统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效益的协调发展,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城乡教育和区域教育的协调发展,统筹教育的改革、发展和稳定,推动我国教育科学发展、和谐发展。

  五年来,我国教育事业迈出新的步伐,取得新的进展,呈现出新的气象,做出了新的贡献。

  第一,我国正举办着世界上最大规模的教育,为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2006年,全国有2.6亿学生,1400多万名教职员工,62多万所学校,遍布全国的城市和农村。这个体系的建立和不断完善,不仅保障了人民群众享有接受教育的机会,而且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加速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强有力的人力资源保证。

  第二,各级各类教育入学率进一步提高,国民受教育机会进一步扩大。2006年,小学学龄儿童净入学率达到99.3%,比2002年提高0.7个百分点;初中毛入学率达到97%,比2002年提高7个百分点;高中阶段教育毛入学率达到59.2%,比2002年提高16.4个百分点;高等教育毛入学率达到22%,比2002年提高7个百分点。学前教育进一步发展,毛入园率达到42.5%。

  第三,国民受教育水平进一步提高,人力资源开发水平明显提升。目前,我国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5年,新增劳动力平均受教育年限提高到10年以上。全国总人口中有大学以上文化程度的已达7000多万人,从业人员中有高等教育学历的人数已位居世界前列,我国正加速完成从人口大国向人力资源大国的转变。

  第四,教育发展为提高国民素质,为科技创新、经济增长和社会进步做出了重要贡献。各级各类教育持续协调发展,为现代化建设各行各业输送了数以亿计的高素质劳动者和大批专门人才;高等学校成为基础研究的主力军、高新技术研究的重要方面军和科技成果转化的强大生力军,为繁荣和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动理论创新和促进先进文化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二、重点加强和发展农村教育,义务教育进入到全面普及和巩固提高的新阶段

  经过多年的艰苦努力和不懈奋斗,到20世纪末,我国完成了基本普及九年义务教育、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的历史性任务,国民人均受教育年限达到8年,超过世界平均水平,取得了举世瞩目的伟大成就,这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里程碑。

  2003年,国务院作出了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召开了建国以来第一次全国农村教育工作会议,明确了农村教育在教育工作中重中之重的战略地位,作出了新增教育经费主要用于农村的重大决策,决心用更大的精力和更多的财力,重点加强农村义务教育,深化农村教育改革,发展农村教育事业。这是统筹城乡发展的战略措施,是新世纪新阶段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大举措。

  农村教育量大面广、影响广泛,义务教育阶段学生多达1.5亿。要把我国建设成为人力资源强国,离不开农村教育的普及和提高,离不开办好每一所农村中小学,办好农村义务教育对提高全民族素质具有重大意义。为此,采取了以下措施:

  第一,加快推进西部地区"两基"攻坚,巩固和发展普及义务教育的成果。为了加快西部地区、贫困地区、边疆地区、民族地区义务教育的发展,2003年国务院决定实施西部地区"两基"攻坚计划。目前,全国410个"两基"攻坚县中已经有317个县实现了目标,西部地区"两基"人口覆盖率由2003年的77%提高到96%。民族自治地区699个县中,已经有614个县实现了"两基",占民族自治地区总县数的87.8%。"两基"攻坚计划的实施,有力地促进了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使农村学校的办学条件大大改善,质量得到提高。其中"农村寄宿制学校建设工程",中央财政累计投入了100亿元资金,使7000多所学校受益,可满足200多万新增寄宿生的学习、生活条件,使边远山区和边疆地区的孩子再也不用为上学每天翻山越岭、长途跋涉。"农村中小学现代远程教育工程"将在2007年底完成,中央和地方政府累计投入110多亿元资金,建设了覆盖全国农村的远程教育网络,使所有中西部农村中小学学生可以共享优质教育资源。孩子们高兴地说:"大山再也挡不住知识了,我们同在蓝天下,共同成长进步。"

  第二,免除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对贫困家庭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并补助寄宿生生活费。这项深得民心的"两免一补"政策,2005年首先在592个国家重点贫困县实施,2006年在西部农村和部分中部农村地区实施,今年春季开学时在全国农村全面实施,惠及1.5亿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学生。农民的教育负担得到切实减轻,平均每年每个小学生家庭减负140元,初中生家庭减负180元。广大农民群众高兴地说,"种田不纳税,上学不缴费,农民得实惠,和谐好社会"。此外,免除城市义务教育阶段学杂费已经纳入规划,正在逐步推进。

  第三,将农村义务教育全面纳入国家财政保障范围。2005年底,国务院决定按照"明确各级责任、中央地方共担、加大财政投入、提高保障水平、分步组织实施"的原则,建立中央和地方分项目、按比例分担的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在全国农村普遍实行免除学杂费的义务教育,提高农村义务教育阶段中小学公用经费保障水平,建立农村中小学校舍维修改造投入机制,完善农村中小学教师工资经费保障机制。这项改革2006年首先在西部地区农村实施,今年已经在全国农村地区全面推开。建立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新机制,是我国教育发展史上又一个重要里程碑,对于促进教育公平、提高全民族素质将会产生重要而深远影响。

  第四,新的《义务教育法》推动我国义务教育进入到新的发展阶段。2006年,新修订的《义务教育法》,进一步明确了各级政府举办义务教育的责任,将义务教育所需经费全面纳入财政保障范围,同时对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促进义务教育均衡发展、提高义务教育质量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法律规定,为推动我国义务教育持续发展提供了有力的制度保障。

  新中国的教育事业,是在一个十分薄弱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1949年,我国小学入学率仅有20%左右,初中入学率仅达6%,文盲率高达80%。建国初期,我们党和政府就提出要逐步普及教育,提高全民族素质;20世纪80年代,又决定实施九年制义务教育,颁布了《义务教育法》。"人民教育人民办,办好教育为人民",在拥有13亿人口的发展中国家,我们举全国之力,到2000年实现了"两基"的目标。进入新世纪后,主动适应农村税费改革的新形势,实行了"在国务院领导下,由地方政府负责、分级管理、以县为主"的管理新体制,我国农村义务教育经费投入由农民负担为主转到由国家财政负担为主,保障了农村义务教育的健康发展。现在,已经进入到第三阶段,就是要实行免费义务教育,通过总结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改革经验和实施新的《义务教育法》,"将义务教育经费纳入财政预算,按照教职工编制标准、工资标准和学校建设标准、学生人均公用经费标准等,及时足额拨付义务教育经费,确保学校的正常运转和校舍安全,确保教职工工资按照规定发放",并在国务院领导下,由省级政府负责统筹、以县为主管理。

  这些重大改革措施和新的制度改革,使多年来影响和制约农村义务教育发展的一些突出问题得到解决,我国农村义务教育进入到前所未有的快速发展时期。到2006年,全国实现"两基"县数从2001年2573个提高到2973个,"两基"人口覆盖率进一步提高到98%。扫盲工作进一步推进,2001年到2006年,全国共扫除青壮年文盲1136.3万人,青壮年文盲率进一步下降到3.58%。同时,幼儿教育、特殊教育得到进一步发展,高中阶段教育规模进一步扩大。今后,普及和巩固九年义务教育,我们要努力实现"让所有的孩子都能上得起学,都能上好学"的目标。

 [1] [2] [3] [4] [5] 下一页
 
【专题】中国共产党第十七全国代表大会
  来源: 教育部网站   作者: 编辑: 余伟刚
·专家解读中共十七大报告:新词迭出 新意不断
·台报:胡锦涛展现处理两岸问题的自信和主导性
·中华盛世改变世界进程 格局向“东西均衡”转化
·江苏代表团全体会议讨论十七大报告
·体坛生力军议政 23岁谭雪成十七大最年轻党代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