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特别推荐 | 记者在现场 | 民间记者 | 精彩视频 | 神七动态 | 热点聚焦 | 解密“神七” | 科普大讲堂
太空生活全记录
  ·非常空间里的非常生活
·神七上尿液经处理后与饮用水无异
·太空生活饮食偷走香色味
·神七航天服可输送养料排泄废物
·世界首位女宇航员回忆太空生活
·宇航员在太空如何大小便?
·专家讲解神七航天员太空洗澡困难
 
解密“神七
 
揭秘神七特殊设计:舱外航天服功能完备如同飞船
揭秘神七特殊设计:舱外航天服功能完备如同飞船
"眼睛"亮,"翅膀"少,"躯干"长--揭秘"神七"三大亮点
神七厕所可将宇航员尿液变成可饮用水
神七厕所可将宇航员尿液变成可饮用水
 
科普大讲堂
  ·载人航天发射场需什么特殊条件
·太空行走为什么要背个大背包?
·太空行走为什么要穿舱外航天服
·揭秘太空行走和航天服
·舱外航天服怎么穿?(图)
 
中国航天大历史
  ·青铜时代:火箭是逼出来的
·白银时代:与国际太空发展同步
·黄金时代:神五划开崭新时代
·中国绕月探测工程大事记
·“嫦娥一号”:飞天揽月
·从神舟一号到神舟五号
·神舟六号:多人多天飞行
 
中国航天人物展史
 
荆木春
荆木春
尚志
尚志
“神七”飞船系统总指挥
张柏楠
张柏楠
孙家栋
孙家栋
太空高奏东方红
 
  您当前的位置 :浙江在线 > 国内新闻 > 神舟七号 > 科普大讲堂 正文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
揭秘太空行走和航天服

  目的

  只为修理不是作秀

  就像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研究员,中国国际太空杂志的副主编庞之浩先生曾解释过的那样,太空没有路可走,太空行走严格地说是出舱活动。狭义的太空行走指的是航天员离开载人航天器乘员舱,只身进入太空的出舱活动。广义而言,航天员在月球和行星等其他天体上完成各种任务的过程也可以称为太空行走。二者的区别在于,狭义的太空行走中,还要考虑到太空的微重力环境对航天员人身安全可能造成的影响。太空行走是载人航天工程在轨道上安装大型设备、进行科学实验、施放卫星、检查和维修航天器的重要手段。

  当1965年3月苏联宇航员列昂诺夫第一次由上升2号飞船飞出舱外,证实人类可以遨游太空后,太空行走就回归了它的实用意义——完成太空作业。目前,完成太空作业的主要内容就是修复载人航天器或其他航天器上的受损部件。

  美国人曾通过太空行走修复了“天空实验室”、“太阳峰年卫星”和“哈勃”空间望远镜。苏联宇航员则通过太空行走修复过礼炮号空间站和组装、维修和平号空间站。当前正在建造的国际空间站,更是需要航天员进行多次出舱活动,才能在轨组装建成。

  也许你会说登月活动不同,但它是为人类进入外层空间和其他星球打基础,也算是执行某种太空任务作业,可以包括在内。

  在并不遥远的将来,太空行走还可能会被用于商业或是别的用途,但我们并不会惊奇,因为一切皆有可能。

  保护

  裹紧身体吸氧排氮

  太空处于真空状态,环境非常恶劣。既没有压力,又没有氧气,温度变化很大,太阳照射时温度可高于100℃,无阳光时温度又可降至-200℃以下。同时太空还存在各种能伤害人体的辐射。所以人不能直接暴露在太空中,要穿上厚厚的舱外航天服。

  舱外航天服相当于一个微型航天器。它将航天员的身体与太空的恶劣环境隔开,并向航天员提供大气压力和氧气等维持生命所需的各种条件。由于宇宙飞船、空间站、航天飞机这些载人航天器密闭舱内的人造气压、空气组成基本与地面相同,因此人体内吸有一定量的氮气,而航天服内的气压较低,仅为大气压的27.5%,航天员如果猛然出舱,遇到低气压后血液供应不上,溶解在脂肪组织中的氮气游离出来却不能通过血液带到肺部排出而形成气泡,可能造成气栓堵塞血管,引发严重疾病。所以航天员出舱前需要吸取纯氧将体内氮气排出,以排除隐患。

  航天员从航天器密闭座舱进入太空需要经过气闸舱的洗礼。气闸舱实际上就是一个过渡的气压舱,防止整个空间站的所有气体一下就释放出去。如果没有气闸舱,密闭座舱里的气体就会把人像炮弹一样弹出去。气闸舱有两个门,航天员进入后,靠近座舱的门就会关闭,穿着舱外航天服的航天员在气闸舱里吸氧排氮,压力一点点降低,航天员也逐渐适应,这样就可以防止得上述的减压病。等到气闸舱处于真空状态,航天员就可以出舱,进行太空行走了。

  分类

  脐带缠绕自由飞行

  航天员在舱外行走有两种方式。庞之浩先生形象地比喻其中一种为“脐带”式。

  脐带式是指脐带式的生命保障系统与航天员连接。生命保障系统通过这个“脐带”输送给航天员,包括里面的氧气、包括二氧化碳、包括温控、包括电源、包括通信。这个脐带第二个作用是起保险绳的作用,由于脐带不能过长,所以航天员只能在“母”航天器附近活动,如果航天器走远了则容易使脐带缠绕,像婴儿那样“窒息”而死。

  因为作业距离有限,有的国家已经不采取“脐带”式了。目前太空行走大部分采取“自主”式。采取“自主”式行走的航天员将便携式环控生保系统背在背后。便携式环控与生保系统是一个微型载人航天器,它保证人的周围有适合的压力,有通风供氧,有温湿度调节,使航天员在服装内正常生存,并能进行太空作业。航天员与航天器相连的不再是“脐带”而是安全带,防止航天员飘走。

  如果通过太空机动装置,航天员可到离“母”载人航天器100米远处活动。有人称载人机动装置是太空“摩托艇”,因为它装有推进系统,并能“自由”机动飞行。例如,美国航天飞机第10次飞行时,航天员使用的机动装置有24个氮推力器,利用推力器工作,航天员可以进行6个自由度的飞行。载人机动装置外形也像一个背包,航天员通过手控器控制其高压氮气从安装在不同部位的推力器喷出,就能改变飞行的速度、方向和姿态,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体地球卫星。不过,载人机动装置采用的燃料是高压的无污染的氮气,容量有限不能无休止的喷发。它的速度一般每秒钟可达15厘米,最快可以达到3米。

  航天员也可以通过机械臂活动。人站在机械臂的末端,机械臂伸出去,把航天员载到作业面进行工作。

  庞之浩先生曾说过,太空行走就跟登山运动员一样不是用脚行走,而是用手行走。载人航天器外面有一些扶手,航天员的手可以抓住这些扶手移动。如果你细心观察就会发现,这张航天员修理航天器的照片中航天员的样子就好像迈克·杰克逊的舞步,不过更轻盈,更飘逸,更舒展……

 [1] [2] 下一页
我来说两句:
 昵称:  
[ 复制本文标题地址 ] [ 发表评论 ]  
 相关稿件

404 Not Found

404 Not Found


ZJOL/1.22.95